1月24日,記者從安徽黃山市農委獲悉,2019年,黃山市將編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著力打造“六有”新鄉村,奮力推動全市鄉村振興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農業增加值目標增長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標增長9%。
加快發展精致農業。深入推進茶業全產業鏈有機化試驗示范,繼續做好重點區域油菜高產創建示范片建設,加快黃山泉水魚地理標志公共品牌認證進度,適度發展稻田綜合種養等綠色種養新模式。加大太平猴魁、黃山毛峰、祁門紅茶、黃山泉水魚、黃山臭鱖魚等小產區區域公共品牌創建。以“826”行動計劃為主抓手,大力實施龍頭企業“排頭兵”“甲級隊”,積極扶持小微成長性企業。力爭農產品加工產值增長10%,新發展農業產業化聯合體10個,新發展家庭農場150個。加快建設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十大休閑農業示范區,新打造精品休閑農莊10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收入達到330億元,農產品電商銷售額增長10%以上。
推動農業農村綠色發展。繼續推進農藥集中配送,強化農藥執法檢查和質量抽檢,力爭生物和低毒低殘留農藥使用率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廢棄農藥包裝物回收率達80%以上。加快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力爭全市優質商品有機肥使用量達2.5萬噸以上,茶葉等主要農產品優勢產區化肥使用量減少10%以上。加快土壤污染防治,強化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重點推廣生物發酵床技術,力爭新建和改造100家生物發酵床養殖場,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0%以上。深入學習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經驗,以融入杭州都市圈為契機,全面扎實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廁所糞污治理,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顯著提升村容村貌,加快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力爭黃山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不斷深化農村改革。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面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和成員身份確認工作,加快農村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高質量完成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任務。多種路徑推進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力爭全市50%的村完成“三變”改革。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穩妥推進土地流轉,鞏固推廣黃山區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成果,引導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依法向金融機構融資擔保、入股從事農業產業化經營。充分發揮市、縣、鄉三級產權交易服務體系功能,引導各地農村集體產權全面進場交易,力爭全年交易額突破2億元。積極探索盤活閑置農房和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
推進特色種養業扶貧工程。持續實施產業扶貧項目提升行動、“四帶一自”深化行動和貧困村“一村一品”推進行動。全市特色種養業扶貧年度覆蓋率達到75%;貧困村、自種自養貧困戶特色種養業穩定發展并保持達標水平以上;每個有條件發展“一村一品”的貧困村主導產業產值占全村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20%以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