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鮮生”在武漢急速擴張。近日,第11家盒馬鮮生店在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八大家紅坊里商業區開業。這是目前為止單體營業面積*的店,達到6200平方米。將建立覆蓋全國核心城市的冷鏈供應鏈網絡和生鮮加工基地。
生產分散、標準化程度低、易損耗、配送要求高、品控難度大,一直是生鮮農產品的流通難題。以盒馬鮮生為代表的新零售平臺,將為生鮮農產品的高效流通插上翅膀。
目前,盒馬鮮生用直采+空運的方式,已將小龍蝦、大閘蟹、菜薹、藕帶、蓮藕(蔡甸粉藕,洪湖粉藕)、蓮子、荷花、秭歸臍橙、恩施土豆、洪湖魚等10余種湖北特色農產品,帶到了全國各地的門店,成為當地消費者*的美食。
借力新零售——漢產藕帶成“網紅”
1月10日,深圳羅湖。每次到盒馬鮮生水貝店,劉金鳳都要采購來自湖北的菜薹、蓮藕等特色農產品。
劉金鳳是湖北人,兩個孩子都在深圳工作,今年準備留在深圳過年。“我們全家喜歡蓮藕排骨湯、青炒紅菜薹這些湖北風味,今天我買了菜薹和洪湖粉藕,價格和湖北差不多。”
據盒馬鮮生提供的數據,在深圳的消費者中,除了35%的廣東消費者之外,有將近20%來自湖北和湖南。所以,盒馬鮮生在采購農產品時,會挑選這些區域的時令農產品。目前深圳盒馬鮮生銷售有洪湖粉藕、紅菜薹、清江椪柑、羅田板栗等湖北特色農產品。
我們走訪了解到,以往,菜薹、藕帶、粉藕這些極富荊楚特色的農產品,受運輸條件限制,很難大批量在省外銷售。
李志方是武漢市東西湖區強鑫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銷售經理。他介紹,藕帶季節性強、保鮮難度高,出水后保鮮期只有一兩天時間。他們曾嘗試將藕帶銷往外地,但由于缺少大型平臺統一銷售,藕帶放置時間過長極容易氧化,外地人很難吃到湖北的新鮮藕帶。
武漢元生蔬菜配送有限公司主營紅菜薹和洪山菜薹的供應和銷售,公司總經理李元松稱,此前菜薹銷往外地往往是“單兵作戰”,外地商超多是小批量訂購,難以形成規模。
如今,強鑫成為盒馬鮮生的藕帶供應商。借由盒馬鮮生的新零售渠道,漢產藕帶走向了全國。“一根生長在武漢的新鮮藕帶40小之內,就能擺上上海盒馬鮮生的貨架上。”李志方說,在上海、北京等地買到的藕帶,就像剛剛從田里挖出來的一樣。
李志方介紹,去年,藕帶上市后,月均銷售量保持在15%以上的增速。今年,強鑫打算擴張3000畝,供應盒馬全國各地的門店。
借助盒馬鮮生全國統一采購平臺,武漢元生生產的菜薹,再也不用擔心省外的銷路問題。李元松介紹,自去年4月成為盒馬鮮生的供應商,其菜薹銷量翻了5倍以上。
盒馬鮮生武漢總經理梅翔說,去年,漢產藕帶進入上海一周,供應量三天增長了226%,每天一上架就被*一空。杭州、北京、南京、西安、成都等地盒馬鮮生店,也上架銷售湖北新鮮藕帶。“通過盒馬鮮生銷售的藕帶成為網紅商品,引來不少商超紛紛到武漢‘求藕’。”
基地直采+空運配送——倒逼農業生產標準化
藕帶、菜薹等時令生鮮農產品,是典型的非標準品。盒馬鮮生如何將其標準化,并賣到全國各地的?
梅翔介紹,盒馬鮮生采用“基地直采+空運配送”模式,并實行全程冷鏈管理,對供應商輸出鎖鮮技術,從采摘、溯源、品控等多方面加強對供應商的管理。這一模式不僅加快了農產品的流通速度,也使得外銷農產品的價格變得更“親民”。
比如紅菜薹,在武漢盒馬鮮生賣6.9元/350克,在深圳盒馬鮮生賣8.9元/500克,價格基本一樣。“去年12月中旬菜薹上市后,盒馬在全國銷售了56噸菜薹。以前深圳等地,菜薹價格動輒20多元1斤,比肉還貴,這一現象如今已得到了改觀。”
盒馬鮮生CEO侯毅認為,“基地直采+空運配送”模式,是“新零售”結合“新農業”的實踐。一是通過大數據分析各地消費者要什么產品,實現農產品的訂單式供應,把農民變成農業的產業工人,讓農產品生產規范有序。二是取消了所有中間環節,讓商品新鮮度得到了有效保證。農產品何時采摘、何時包裝、何時到達門店,盒馬鮮生實現全程溯源可控,*限度地減少損耗。三是用*優的供應鏈,用空運和全程冷鏈,保證食品口感新鮮度。
目前,武漢盒馬鮮生正在銷售的湖北農產品有200多個,占在售農產品的比例超過50%。盒馬鮮生武漢區域采購祝凱說,盒馬對銷售的農產品制定了采摘、新鮮度和尺寸標準,對每一批產品都會進行嚴格抽檢。
以藕帶為例,盒馬鮮生的選擇標準達到“選美標準”:首先選擇頂端不開叉的“毛筆型”藕帶,這樣的比較嫩;然后看顏色,一般要顏色乳白色,白中透黃;三是不能有明顯黑斑或者碰傷;四是外形筆直漂亮,保證優選到*的藕帶進入盒馬鮮生售賣。
李志方表示,盒馬鮮生對供應時間要求十分*:農民每天凌晨三四點開始抽藕帶,下午二三點運到分揀中心,入冷庫儲藏后再集中分揀和打包。第二天清晨六點由貨運飛機運到全國各地,上午十點左右就能到店銷售消。
采摘、分揀、定尺寸、裝箱、打冰包裝、入冷庫、4℃冷藏車運至機場、安檢,全程嚴密監控,并且嚴格控制溫度,從湖里到消費者的餐桌上,整個時間鏈在40小時左右。藕帶在上海的上市時間和武漢只相差一二個小時。李志方說:“嚴格、*的流程管控,倒逼農業生產的標準化、規范化,將有力促進湖北農業的轉型升級。”
盒馬鮮生供應鏈網絡——讓更多湖北農產品飛向全國
去年4月28日,盒馬鮮生全國“十城十店”同開,*賣空的100多萬只小龍蝦,都來自湖北。
同年8月,湖北與盒馬鮮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持續為盒馬在區域開發建設生鮮農產品基地提供支持。來自湖北的蓮蓬、蓮藕、藕帶、房縣花菇……源源不斷從田間被輸送到全國消費者的餐桌。
2018年12月12日,盒馬鮮生宣布,該公司華中物流中心及全國*新零售供應鏈中心落戶武漢經濟開發區,項目占地360畝,建設面積17萬平方米,建成后有望成為華中*先進的冷鏈物流中心、加工中心和中央廚房,借此建立覆蓋全國核心城市的冷鏈供應鏈網絡和生鮮加工基地。
盒馬鮮生與湖北,正持續加強合作。侯毅介紹,將通過數據驅動和云計算,合理安排從采購到銷售的供應鏈流程,使各地特色農產品和生鮮商品在全國范圍內高效流通。華中物流中心啟用后,湖北農產品賣到全國的物流成本將更低,流轉速度將更快。同時,全球生鮮產品進入武漢的效率也將提高將以武漢為起點,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杭州等核心城市布局,建立起一張基于新零售的全新供應鏈網絡。
2018年,盒馬鮮生已在湖北設立了4個農產品直采基地,目前正計劃設立更多基地,將更多湖北農產品銷往全國,使越來越多的外地消費者可以通過盒馬鮮生的“30分鐘到家”買到湖北美食,帶動湖北農民收入增長。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