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遼寧:小香菇成為貧困村脫貧大產業
遼寧:小香菇成為貧困村脫貧大產業
農業網   時間:2019/1/30 8:48:00  來源:政府網站  閱讀數:462

  1月末的遼寧已進入隆冬時節,在零下二十幾攝氏度的氣候條件下,農戶們都已經在家開始“貓冬”了。但是對于遼寧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葦子峪鎮杉松村的村民來說,冬天正是為明年種植香菇做準備,制作菌包的關鍵時期。

  清晨5點,天還沒有亮,村民孔婷和丈夫早早地起床了。孔婷穿上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和丈夫開著小車直奔香菇種植基地。和孔婷一樣,同村的十幾個姐妹同一時間騎著摩托車、電動車也相繼出發了。清晨的深山里寒風刺骨,姐妹們心里卻暖意融融,星星點點的車燈照亮了黎明前的村莊,更照亮了姐妹們奔向好日子的方向。

  “小香菇”帶來農民致富新希望

  位于撫順東部山區的杉松村曾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人均耕地一畝半,祖祖輩輩以種玉米為生。2015年,玉米價格回落,本不富裕的村民更少了收入來源。為了讓村民增收致富,村里經過考察,認為杉松村的地理條件和氣候條件適合種植香菇。但由于種植香菇前期投入大、種植風險高,部分種植戶曾嘗試種植,卻苦于沒經驗、沒技術、沒銷路,不僅沒致富,日子反倒更加捉襟見肘。

  2015年,在葦子峪鎮夾河鄉下夾河村種植香菇的王明芳回村探親。聽聞王明芳在外村種植香菇多年,婦女們紛紛表示希望她能回村發展,帶著姐妹們一起致富。王明芳告訴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她種植香菇是“半路出家”,走了很多彎路,吃過苦也吃過虧,不過五年間她也掌握了過硬的香菇種植技術,對市場的銷售規律和銷售渠道也有了一定積累。看著姐妹們期待的眼神,王明芳暗下決心,一定要帶著村里的姐妹們干出點名堂!

  2015年年末,王明芳在村里流轉500多畝土地,成立了“菇滿香”香菇種植合作社,從2016年到2017年,先后投入近800萬元,建起了300多個高標準、現代化的冷棚并無償“共享”給農民使用。不僅如此,王明芳還探索出了一套提質增效、錯峰銷售的創新思路,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模式,實行分戶種植、統一做棒、統一種植、統一銷售,不僅保證了產品質量、提高了產品價格,還幫助種植戶降低了風險。

  杉松村婦聯主席付長琴告訴記者,杉松村上堡屯有110多戶,其中51戶為合作社的種植戶,其余農戶大多在合作社打工,整個屯都在圍繞香菇產業轉,家家戶戶沒有閑人,整個村都成了香菇加工廠。

  2018年,在撫順市婦聯的積極推動下,王明芳的合作社又申請到了“惠農貸”300萬元,建起了15棟自動調節溫度的暖棚,這筆貸款不僅解了合作社發展的燃眉之急,更增加了農戶的香菇種植量,當年香菇基地產值15000萬元,利潤達到了300萬元。如今,合作社的香菇不僅在國內供不應求,還遠銷韓國、新西蘭等國。

  “信貸+保險”給姐妹們吃下了“定心丸”

  相比玉米,香菇是高投入高產出的產業,每0.06公頃土地上,菌棒需投入資金3萬元左右。起初很多農戶家庭拿不出這個錢,王明芳主動幫他們想辦法籌資金。2016年,她用自己的資產和合作社為村里的婦女們做抵押貸款,同時合作社購買銀行貸款擔保金保險,如果農戶還不起銀行貸款,合作社是第二還款人,以此降低農戶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的風險。正是這種“信貸+保險”的貸款模式,讓沒有資金又想種植香菇脫貧致富的姐妹有了“主心骨”,有了合作社做支撐,婦女們吃下了“定心丸”。

  雖然有信用社做擔保,但貧困戶只能申請3萬-5萬元貸款,想種植香菇,啟動資金還是遠遠不夠。“*年除了貸款,我自己給村民們墊付了240多萬元。”王明芳告訴記者,農民短缺的資金,她全部先期墊付,風險全由自己承擔。隨著信用社的信譽逐年提升,村民們的信用額度也逐年增加到了8萬元。三年間,在王明芳的“保駕護航”下,2018年杉松村人均收入達6000元以上,種植基地所在的下堡屯2018年人均收入更是達到了1.2萬元。不僅合作社種植戶增收致富,杉松村及周邊村11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王明芳的帶動下,通過土地入股年底分紅、有經營能力參與經營、有勞動能力在基地打工等形式,幫助人均年增收1萬元以上,全部脫貧。

  種植香菇3年來,53歲的孔婷深有感觸。她說,三年間,自己共收入10多萬元,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現在生活特別有奔頭,去年家里還添置了小轎車和摩托車,日子越過越紅火。

  產業發展帶動鄉村文明

  產業的發展帶動的不僅僅是收入的提高,鄉風鄉俗也隨著物質生活的提升得到了極大改變。“以前農閑時,小賣部里都是打麻將的,談論家長里短,現在大家都忙得不亦樂乎,哪有時間打麻將?”王明芳告訴記者,隨著香菇種植規模越來越大,農民們意識到技術對香菇的產量和質量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基地每次請專家來做技術培訓,教室里都座無虛席。種植基地還成立了農民田間學校,鼓勵農民學習新技術、新知識來提升種植水平。撫順市婦聯給基地配套的書屋和圖書,為婦女姐妹們提供了生產、生活、教育等方面的學習資源。去年,王明芳又在種植基地成立了“婦女之家”,鼓勵姐妹們互幫互助、抱團取暖、自強自立。

  “要是沒有這個基地,咱們農村婦女上哪兒能打工掙到這么多錢啊!”47歲的單親母親佟艷飛告訴記者,以前家里種植玉米每年收入僅有幾千元,欠的10萬元外債壓得她喘不過氣。種植香菇2年了,外債基本已還清,“這種好日子以前做夢都沒想到。”

  *扶貧需要因村施策、因戶施策、因人施策,王明芳大力發展香菇種植,通過敢為人先的創新思路,由合作社承擔風險,大力扶持農戶和貧困戶,采取“半工半農”的模式帶動村民將香菇做成產業、做成精品、做成品牌。

  “共享才能共贏。”王明芳常說,產業的發展需要父老鄉親一起發展,我必須保障農戶的收益,才能讓這個產業繼續發展下去,作為帶頭人,就需要有這種擔當。

  談到未來的規劃,王明芳告訴記者,她計劃在鄰村再發展兩個香菇種植基地,通過復制杉松村的成功經驗,繼續帶動更多貧困戶和婦女脫貧致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ouchaochang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