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許多市民都喜歡買春筍做春卷、炒菜、做火鍋底料。冬季上市的春筍為反季節蔬菜,種植戶往往采用對竹林進行礱糠覆蓋方式種植春筍,也會通過播撒農藥來防治春筍病蟲害以保障種植收益,許多市民就擔心冬筍的農藥殘留超標。為掌握浙江杭州市節前春筍安全狀況,浙江杭州市市場監管局不發通知、不打招呼、直奔現場,派出工作人員充當神秘買家進行樣品購買,對市售春筍進行了食品安全風險監測。
近日,浙江杭州市市場監管局在下城區、江干區、拱墅區、余杭區等的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抽取市售春筍20批次,并帶回實驗室進行農藥殘留、重金屬殘留以及二氧化硫殘留等項目的檢測。
20批次春筍經檢測,其中甲胺磷、殺蟲磷、聯苯三唑醇、氰氟蟲腙和呋喃丹等253種農藥殘留項目均合格,鉛、鎘、砷、汞和鉻等五種重金屬殘留項目均合格,二氧化硫殘留項目均合格,樣本合格率*。從監測結果來看,浙江杭州市節前市售春筍的食品安全狀況是令人放心的。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