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分,皚皚白雪已覆蓋寂靜的萬頃稻田。記者來到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五常市*水稻種植核心區衛國鄉,實地探訪收獲后合作社稻農們的種田經和效益賬。
五常市衛國鄉地處牤牛河南岸,土壤肥沃,水源充沛,是地道的魚米之鄉。北部稻田坦蕩如砥,南部丘陵起伏多姿,全鄉耕地面積12.9萬畝,其中水稻11.2萬畝,是五常市*水稻核心示范園區、*農業示范園區所在地,是五常市美麗鄉村示范帶的重要節點,是五常市現代農業和智慧農業的展示平臺。
李學 合作社大聯合酵素米提品質
在衛國鄉衛國村,記者見到了五常市互助水稻種植合作社法人李學。作為衛國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李學牽頭注冊了五常市互助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大米注冊了“九坰地”品牌。
李學介紹說,合作社去年又流轉了1650畝水田,種植酵素米220畝、富硒米150畝,銷往浙江、上海、廣州等地500多噸。從種到收,從加工到銷售,每個環節都傾注著合作社稻農的辛苦和汗水。2015年,他聯合8家合作社組成以互助水稻種植合作社為首的衛國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聯社,共流轉7500畝水田,推動合作社集中規模經營。合作社統一購種,統一購肥,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銷售,實現規模化種植發展大農業。
李學介紹說,合作社主要生產的酵素米使用復合酶制劑浸種、催芽技術,用水果發酵成微生物有機肥代替農藥和化肥種植而成,酵素米米粒晶瑩剔透,細膩滑潤,口感更好。
王麗杰 “愛米姐”用道義做良心米
衛國鄉衛國村的村民王麗杰,有個很出名的網名“愛米姐”。
從祖輩闖關東來到五常,幾代人都在衛國鄉務農。王麗杰從11歲開始和父母學著種植水稻。她從小心里有一個愿望:農村會成為城里人向往的地方,農民也會成為人人向往的職業。現在農村生活有了很大變化,五常大米也從無名到了有名。2013年,她和村里的親屬朋友一起成立了五常市愛米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15戶社員經營1280畝水田,生產有機米和鴨稻米,合作社注冊了品牌,她也成為網紅“愛米姐”。
合作社有了,商標有了,怎么把村里產的優質五常大米銷售出去呢?王麗杰通過互聯網電商平臺把自己的大米直接對接消費者找銷路。5年來,每年通過互聯網銷量200多噸,實體店銷售100多噸,大米銷往北京、上海、福建等全國各地。王麗杰堅守的原則是用道義做良心米,做純正自產的五常稻花香大米,提倡未拋光原生態的健康米。
王春光 種好鴨稻嘗試蟹稻
來到衛國鄉衛國村任大院屯,春光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人王春光介紹說,今年合作社不僅要繼續種好鴨稻,還要嘗試種植蟹稻,讓五常大米賣上更好價。
春光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現有120戶社員,水田面積1800畝,一半種植有機稻,一半種植鴨稻。王春光說,去年每畝產量1300斤,現在大米已暢銷800多噸,還有200多噸都被全國的客戶訂完了。合作社種植鴨稻田900畝,實施了循環種植,得到了有機認證,提高了大米品質。在種植上以人工為主,物聯網監控全覆蓋。進行了可視化銷售,客戶可以實時查看種植現場直播,鴨稻米和有機米都賣上了好價錢。合作社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年銷售量達到800噸,創收100多萬元。明年還要嘗試蟹稻的種植,讓中國*的大米賣上更好的價錢,讓社員們更快地增加收益。
張海波 擦亮“明珠”“美玉”品牌
張海波是谷粱香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是土生土長的農民,他帶領合作社180戶社員經營著5000多畝水田。他堅持贏在純真、打造金質品牌經營理念,并用兩個寶貝女兒的名字“明珠”、“美玉”注冊了稻花香大米品牌,發誓永不摻假,用全部的精力給后人和消費者打造一個五常稻花香大米的金質品牌。
為讓消費者吃上真正的稻花香大米,合作社在水稻種植的環節上嚴格把關,合作社所有入社農戶統一購種、統一購肥,統一科學技術栽培管理,統一收儲,定點加工,全程專人負責監督。農戶的地數登記、購種登記、購肥登記、地塊登記、總產量登記,堅決執行“四統一、五登記”,杜絕了假冒稻花香品種的混入,從而使合作社的稻花香大米在種、產、收一條龍的全程監管下,保證了“明珠”“美玉”品牌稻花香原糧的品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