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唐米業沒有搞多元化經營,而是堅持以工匠精神深耕大米行業,積累了豐富經驗和深厚功力,發展成為一家集科研、種植、加工、生產、銷售于一體的*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2018年10月,在由農業農村部、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首屆國際大米節上,通過大米品質鑒定和現場盲品米飯,寧夏興唐米業集團有限公司力壓群雄,獲得“中國十大好吃米飯”*名,驚艷全場。在消費者的印象中,東北產好米。寧夏地處西北腹地,黃沙漫漫、干旱少雨,連吃水都很困難,何以做出中國好米飯?
“天下黃河富寧夏。得益于黃河水澆灌,自古寧夏平原就出產優質大米!”寧夏興唐米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茂紅自豪地說,這不是興唐米業*次獲此殊榮,該公司2016年在首屆中國大米品牌大會上就獲得“中國十大好吃米飯”第二名。“梅開二度”絕非偶然。
中國是水稻種植大國,水稻種植加工企業眾多,市場競爭激烈。興唐米業折桂秘訣何在?“好米飯是種出來的,20年來我們一直堅持這一理念。”楊茂紅告訴經濟日報記者。
驅車在黃河寧夏段兩岸前行,只見阡陌縱橫。寧夏平原是有1400多年歷史的中國北方古老稻區,擁有被列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的引黃灌區。既有西部優越的光熱條件,又有充足的灌溉水,加上農民豐富的種稻經驗,使寧夏平原成為全國少有的水稻高產優質生產區,尤以中部的靈武市、青銅峽市、永寧縣、利通區條件*,土壤和黃河水均呈弱堿性,有利于農作物生長發育和干物質積累,出產的大米享譽西北。不過,因為種植規模較小、成本高等原因,上世紀80年代寧夏大米在西北區域市場競爭中一度受挫,份額減少。為此,1998年寧夏提出“重振寧夏大米雄風”,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靈武市興唐米業被定為寧夏大米加工龍頭企業,由此開啟現代化發展之路。2000年興唐米業率先在寧夏實行“糧食訂單”,打響了寧夏水稻標準化生產*槍。
“我們帶動靈武市及周邊市縣建立訂單原料基地,把基地作為企業*車間,用優質優價引導農民種植適銷對路的優質水稻品種,杜絕水稻品種雜、質量良莠不齊的現象。”興唐米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明君說。
為了科學探索種植加工管理標準,2008年興唐米業建成寧夏大米行業*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引進先進設備,與國家水稻技術新體系研究銀川站、寧夏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進行新品種、新肥料及新種法試驗推廣。經過不懈努力和多方合作,形成了一套現代化標準生產體系,確定了“興唐1號”“寧粳43號”等重點推廣種植的水稻新品種。截至目前,興唐米業取得有效專利58項、累計簽訂訂單水稻面積275萬畝、訂單收購水稻137萬噸,在實現水稻標準化生產的同時,帶動農民增收4億元左右。
精耕細作的標準化生產顯著提高了大米質量,“興唐1號”“寧粳43號”大米品質好、觀感美、清香油潤,達到國際優質米一級。2009年“寧粳43號”大米參加由黑龍江、天津、江蘇等9省市聯合舉辦的優良食味粳稻品種評比,得分超過日本*的“越光米”。2015年“興唐1號”在寧夏大米蒸煮食用品質感官評價會中排名*,成為寧夏大米的代表。在興唐米業等一批大米加工重點企業的努力下,“重振寧夏大米雄風”計劃取得顯著成效,“寧夏大米”成為*獲得農村農業部以省份認證的地理標志農產品。
20年來,興唐米業沒有搞多元化經營,一直以工匠精神深耕大米行業,積累了豐富經驗和深厚功力,參與了寧夏優質稻米產業技術研發、有機米試驗示范和馬鈴薯主糧化研發等項目,發展成為一家集科研、種植、加工、生產、銷售于一體的*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年處理水稻22萬噸,生產大米15萬噸、米粉3000噸,產品在寧夏市場占有率達30%以上。“好米飯要讓大家分享”,目前興唐米業已和其他5家龍頭企業成立聯盟,合力開拓全國高端大米市場,努力做大寧夏大米品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