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昆明東川扶貧干部提前上崗(圖)
昆明東川扶貧干部提前上崗(圖)
農業網   時間:2019/2/12 9:02:00  來源:昆明日報  閱讀數:373

脫貧攻堅

  近日,云南昆明東川區委辦公大樓四樓會議室內座無虛席,視頻會議顯示屏上,區級和各鄉鎮分會場內也坐滿了神采奕奕的干部。東川區脫貧攻堅指揮部第35次(擴大)會議正式開始。

  去年,東川區、祿勸縣達到脫貧摘帽標準,已按程序申報評估驗收。“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為了向黨和人民交上滿意的答卷,東川、祿勸已經全面進入脫貧摘帽倒計時。

  目前,東川區易地搬遷、農村危房改造、產業發展等事關“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的工作已經全面完成,但沒人愿意放松。對于東川區廣大黨員干部而言,雖然時間還處在春節期間,但心思仍然放在工作上。大年初四,東川區各部門干部均已提前上崗。祿勸縣全體黨員干部也在大年初三提前上崗,認真做好脫貧攻堅*后階段的每一項工作。

  在新春佳節期間,人們都沉浸在闔家團圓的喜悅之中,但是,在東川區脫貧攻堅一線,很多扶貧干部都是在大年三十當天才回家,大年初三便從家里出發來到了駐村工作點。“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查缺補漏的*后階段,不可能因為放假就落下,自己心里也放不下。”市委黨校派駐烏龍鎮大村子村委會擔任駐村工作隊*書記的朱合龍說。春節期間他只在昆明家中待了兩天便和同事們返回了崗位,初三下午到達后檢查完“四卡上墻”工作,又走訪了幾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在祿勸縣烏蒙鄉,大年初三上午8點,全鄉68名干部職工到崗集合后又全部下沉到村里,與42名駐村工作隊員和村干部一起走訪貧困戶,檢查檔案材料、環境衛生、農危改房屋入住等情況。

  就業是東川區委十分關注的一項工作。“春節期間回來的人多,是我們送崗的高峰期,這段時間人社和就業部門一定要多舉辦招聘會,特別是易地搬遷的居民,保證不讓一個應該就業的人待業在家。”區委書記胡江輝說。春節期間東川區人社局已舉辦9場招聘會,將3275個就業崗位“送崗下鄉”。

  “從2014年到現在,一線的扶貧干部工作都非常艱苦。我們會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一一排查,經過長期細致充分的準備,到了今天,我們對脫貧摘帽是信心十足的。”東川區烏龍鎮水井村村委會駐村工作隊*書記周開泰說。

  盡管叫水井村,這里卻是長期缺水的村子,整個村子沒有一畝水田。因為缺水,長期制約了水井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全村732戶人家中,有441戶是建檔立卡戶,404戶的房屋屬于D級危房。脫貧攻堅工作開展后,政府派出139名黨員干部掛包幫扶水井村,生產用水無法保障,駐村隊員和村干部通力合作,先后調集3輛運水車,興建抽水站保證供水。

  如今,村民們搬進新家,全都住上了安全穩固的住房,水井村不再缺水,村內面貌煥然一新。通過種植5030畝核桃和500余畝金花梨,將戶均3000元補助資金入股農業公司參與分紅,以及外出務工等多措并舉,村民的收入有了保證。

  對于烏龍鎮扶貧工作分管干部李學財來說,當下*重要的工作是做好因病因災返貧村民的幫扶工作,穩定農村勞動力就業以及即將到來的春耕生產。

  在祿勸縣的烏蒙鄉,背靠高山、三面臨崖,如同孤島一般存在的下基嚕片區,在2018年7月修通掛壁公路后,迎來了百余年來*的變化。如今69棟農危改房屋已全部建好入住,村民出行再也不用走危險的臨崖小道。在脫貧攻堅政策的支持下,下基嚕的村民們終于擺脫了“百年孤獨”,邁入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2019年,是昆明市全面鞏固34.48萬貧困人口脫貧成效,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的關鍵之年,東川區、祿勸縣將以必勝的信心和勇往直前的勇氣,決戰決勝脫貧摘帽,為實現全面小康努力奮斗。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n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