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致富經 > 濟寧金鄉:新農民”闖出致富路
濟寧金鄉:新農民”闖出致富路
農業網   時間:2019/2/12 9:29:00  來源:魯網  閱讀數:365

  “目前有4個品種,每年產量在30噸左右。”在濟寧市金鄉縣豪樂火龍果采摘園,劉永強指著尚未成熟的一顆火龍果介紹道。劉永強是這家火龍果采摘園的主人,園內有三個大棚,占地共15畝。種植的作物除了火龍果之外,還有百香果、木瓜等。作為一名復員軍人,劉永強在2013年經過戰友的介紹后,決定從事火龍果種植。

  因為已經過了火龍果成熟的季節,所以在大棚內是大片的類似仙人掌一樣的綠枝

  劉永強2000年復員后一直在外地打工,對于農耕,他沒有絲毫的經驗。從2013年至今,他通過自己摸索以及參加由當地政府組織的各類培訓后,如今,劉永強已經成為了合格的新興職業農民,并且有了自己的“種植經”。

  劉永強介紹,這些綠枝就是火龍果的根莖,到了七月份,綠枝上的小刺就會開出花苞然后結果

  *次試種遭遇困難

  2013年冬天,劉永強因為戰友的邀請前往廣州旅游。在廣州,他看到了戰友創辦的火龍果種植基地。當時的劉永強心里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如果在自己的家鄉也種植火龍果,是不是大有可為呢?從廣州回到金鄉后,劉永強先想辦法租了5畝地,試種一下看看效果。

  雖然是試種,但是所需要的投資對于劉永強來說也是數額龐大。5畝地的租金不算,還有溫室大棚的建立等,這些都需要資金。劉永強花掉了手中的所有積蓄,還向家中的親戚朋友借了不少的貸款。在2013年底,劉永強的*個火龍果種植棚建成了。“建成后我的*想法就是,終于可以掙錢還債了。”劉永強告訴記者,當他以為一切都開始往好的方向發展時,一個巨大問題出現了。這個問題讓當時的劉永強差點放棄。

  “應該是2014年夏天,大棚里的火龍果迎來*次開花結果。”劉永強告訴記者,當時火龍果雖然開花了,但是因為大棚內的溫度太高,所以導致花苞尚未綻放開就直接脫落。因為花苞脫落,所以就無法結出火龍果的果實。

  “摸著石頭過河”

  室內溫度高而導致的坐果率低,讓劉永強愁的每晚都難以入睡。“投了那么多錢,背了一身的債,本以為到了收獲的季節,卻沒想到*終是這么個結果。”劉永強告訴記者,當時他看著大棚里滿地都是從火龍果苗上脫落下來的花苞,心里感覺像是在滴血。

  父母勸劉永強把地轉出去還債,妻子也勸他放棄,家中的一些親戚也同樣不看好劉永強。“那時候壓力特別大。可是我這個人有一個特點,只要我決定做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堅持下去。畢竟我沒有種植的經驗,但我想,就是摸著石頭過河,我也一定要渡過這一關。”劉永強做出了繼續種植的決定后,他再*找到了遠在廣州的戰友。

  他通過和戰友不停地匯報自己這邊的種植情況,以及每晚都上網查閱資料。終于在2014年10月份左右,他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在大棚頂加蓋遮陽網,然后再在大棚頂噴灑遮陽劑。大棚里的溫度終于降下來了。”劉永強告訴記者,大棚里的溫度降了下來,產量也就慢慢地上去了。

  從種植直銷轉變為顧客采摘

  劉永強通過自己的摸索,自家火龍果的產量*比*高。漸漸地,客源和銷量成為了劉永強需要面對的新難題。“果子產量上去了,但銷售方面沒有門路。”劉永強告訴記者,他自己琢磨了很久,*終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把自家的火龍果大棚轉變成火龍果采摘園。

  “火龍果這種東西肯定很多人都吃過。但是知道它是怎么生長出來的人應該很少。”依托這個想法,劉永強開始對自己的火龍果大棚進行改造。除了改造之外,怎么讓人知道有這么一個火龍果采摘園也很重要。劉永強印了一些傳單,然后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去一些商業街之類的地方進行發放。隨后他又找了當地一些微信公眾號以及微博進行大量的宣傳。

  經過宣傳后,劉永強的想法得到了證明。大量的當地市民知道了火龍果采摘園后,都十分好奇。每年的7月到12月都是火龍果成熟的時間,如今,一到這個時間,就會有大量的顧客前來體驗采摘火龍果的樂趣。“從7月到10月是旺季,平均每天能來六七十人。”劉永強說。

  新型職業農民

  2016年劉永強參加了當地政府組織的新型職業農民以及新型農場主的培訓。“通過培訓,收獲很大。”劉永強告訴記者,在培訓中,有老師專門教導農業知識以及一些銷售知識。他還通過這個培訓,認識了許許多多跟他一樣選擇成為新型職業農民的同道中人。“大家在一起交流、學習。讓我受益良多。”據劉永強介紹,他們這些新型職業農民已經形成了一個自己的小圈子,大家經常在一起交流經驗。

  2018年,劉永強和金鄉當地的一位職業農民一起,榮獲了山東省新型職業農民鄉村振興示范站站長稱號。“給我這個榮譽,那我就更要做好鄉村振興的帶頭作用。”劉永強認為,這稱號既是榮譽,也是責任。“我們已經成立了合作社,目前已經吸納了30多家農戶。將來我們還會吸納更多的農戶進來。”劉永強告訴記者,他們合作社以入股的方式,給想要種植火龍果的農戶提供技術以及資金支持。

  隨著火龍果的銷量越來越好,劉永強的信心也越來越足。“下一步,我想要繼續擴大種植面積,除了火龍果采摘區之外,還要再拓展出百香果、木瓜采摘區。”劉永強告訴記者,他想要將更多的南方水果帶到家鄉來。在種植面積擴大以后,建立一個集休閑與觀光為一體的南方水果采摘園。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h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