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河南農業大學再次捧回兩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其中,康相濤教授領銜的家禽研究團隊主持的“地方雞保護利用技術體系創建與應用”獲獎。這也是該團隊繼2008年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后,再次摘得國家科技獎。至此,該校已連續10年獲得國家科技獎19項,其中以*主持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或技術發明獎8項。長長的成績單和鋪滿桌面的獲獎證書,記錄著一所地方農業高校在科技創新的路上蝶變高飛。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河南農大屢獲大獎首先在于堅定的科研初心,即研究方向始終緊扣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在這19個獲獎項目中,涉及糧食增產高效及新品種選育的就占了8項,涉及家禽疫病防治和種質資源利用的占了6項,涉及林木種質創新及病害防治的占了2項,這些項目無不是國家戰略的重點領域,尤其是有關糧食增產高效及新品種選育、家禽疫病防治和種質資源利用的研究項目,既是國家戰略的需要,也與河南區域發展戰略定位相吻合。科學研究與社會需求一經結合便爆發出強大的生命力,結出豐碩的果實。
凸顯優勢,特色發展。在紛繁激烈的高校發展競爭中,河南農大沒有迷失自我,他們始終清醒認識自己的優勢與特色,始終在圍繞自己的優勢和特色做文章,專心一境,重點突破。19個獲獎項目,各個都與“農”字密切相關。在河南省對接國家“雙*”計劃而實施的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工程中,河南農大作物學、獸醫學入選優勢學科,農業工程和林學入選特色學科。在全球ESI的排名中,河南農大農業科學、植物與動物學學科雙雙進入前1%。河南農業大學提出,要全面建設以農為優勢特色的高水平大學。寫好“農”字文章,搞好農業科研,是河南農大長期不懈的追求。有人說,河南農大的教授“土氣”,不像大學教授像農民。河南農大的教授不以為忤,反而樂在其中,甘之如飴。
源于實踐,用于實踐。兩度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范國強教授說:“我們團隊擁有獨立知識產權,創造了自然界中沒有的四倍體泡桐品種。該品種在大田種植后表現很好,所以人們愿意去種植這個品種。”該校王澤霖教授團隊開展的《禽用濃縮滅活聯苗的研究與應用》針對養殖行業病種繁多、病原多變、生產上急需免疫監測手段、有效疫苗及聯合疫苗缺乏等問題。這些科研選題,都是來源于生產實際,研究目標都是解決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一經突破,很快就得到推廣應用,打通了實驗室到生產一線的通路。
協作攻關,團隊作戰。2013年,該校牽頭組建的“河南糧食作物協同創新中心”從全國2700多所高校中脫穎而出,成為國家首批“2011計劃”14個協同創新中心之一。“協同創新”是該校科技創新一以貫之的寶貴品質。該校郭天財教授主持的《冬小麥根穗發育及產量品質協同提高關鍵栽培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和尹鈞教授主持的《黃淮區小麥夏玉米一年兩熟豐產高效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他們認為,關鍵技術的研究牽涉到品種選育、田間管理、信息處理、技術推廣等方方面面,時間長、戰線寬、見效慢是農業科研的主要特點,靠單打獨斗是無法完成的,必須與其他單位協同攻關,依靠團隊的力量。
心無旁騖,耐得寂寞。農業科技創新有其自身規律和特點,無論是新品種繁育、種植養殖技術創新還是技術推廣應用,都只能一步一步來,沒有捷徑可走。16年埋頭雞舍的實踐積累,10年的科技創新和集成推廣,康相濤教授的家禽團隊創造了一個“土雞”變“鳳凰”的神話。“神話”的背后,卻是康相濤在雞舍安“家”,聞雞起舞、與雞為伴的執著追求。該校陳彥惠教授主持的“豫綜5號和黃金群玉米種質創制與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然而田間試驗、品種審定的過程漫長而充滿變數。“可能一場狂風、*大雨,你的努力就白費了,只有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才能堅持下來。”陳彥惠教授如是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