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研智庫博學教育主辦的“中國經濟形勢展望與鄉村振興*研討班”近日召開,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馮奎、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主任賈敬敦等專家就如何健康推進鄉村振興和發揮好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提出各自的觀點。
馮奎認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須處理好五組關系。
*,城鎮化與鄉村振興的關系。馮奎稱,鄉村振興在城鎮化進程之中,要把握好兩者的互動關系,用城鎮化手段來推動鄉村振興。《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指出,到2020年要實現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特別警惕的是,隨著人口大量向城市尤其是大都市圈集中,如果不研究人口的變動趨勢,很可能會誤判形勢。”
第二,“一張藍圖”與“分類分批”的關系。鄉村是高度分化又高度復雜的。鄉村距離城市遠近的不同和振興程度的不同,決定了鄉村所在區域發展階段和振興路徑的不同,所以一定要把握分類分批、梯次推進的關系。
第三,工商資本與農民利益的關系。我國已進入城市型社會的初級階段,一定要利用好城市的資源和技術,資金人員管理一定要下鄉。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協調好城市工商資本和農戶利益關系值得研究。
第四,現代文明與鄉村特色的關系。對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來說,對鄉村的理解還需要一段時間。如何將新產業新業態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充分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都需要深思。
第五,改革與發展的關系。鄉村振興的重點是改革,是對于現代城鄉融合發展的改革。改革的關鍵是破除鄉村之間的各種障礙,讓城鄉之間的要素自由流動,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
賈敬敦表示,以科技創新支撐鄉村振興戰略,要積極部署和完成好“打基礎、利長遠”的一系列重大戰略任務。
一是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活力。面向未來,一方面要支持小農發展,另一方面要培育企業成為支撐現代產業發展的主力軍,內生活力需要市場機制發揮作用,也需要企業在市場機制中競爭前進。
二是調整現行相關政策,通過法律法規的調整,實現科技創新內生化。當前我國農業的科技發展,主要靠外生動力,科技成果來自大學和科研院所。“未來發展現代農業和其他相關產業,企業要成為創新主體。不僅要重視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推廣,更要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管理。”他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