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線蟲病被稱為松樹的“癌癥”,一旦染病,針葉變成黃褐色或紅褐色,被老百姓叫作“紅樹”。*近,浙江省森林病蟲害防治總站的技術人員在桐廬縣橫村鎮陽山畈村進行松材線蟲病疫情調查時發現,5年前發現松材線蟲病的純松林內,今年居然一棵“紅樹”都沒有。當地森防人員介紹說,2014年發現松材線蟲病疫情后,他們在全面清理病枯死松樹的基礎上,為松林注射了免疫劑6800瓶,基本控制住了松材線蟲病的蔓延和復發。
注射“免疫劑”正是浙江農林大學的松材線蟲病樹干注藥防治科研成果,目前已通過專家評審。
樹干注藥防治技術,就是將防治松材線蟲的有效成分注入樹體,依靠樹木蒸騰作用,經過15-30天,藥劑輸送到樹干、樹枝等部位,可殺死樹體的松材線蟲或抑制其繁殖。這種方法具有用藥量少、環保安全、操作簡單方便等防治優勢。防治時,只要在松樹基部0.5-1米處斜向45度打一直徑4毫米、深5厘米的小孔,插入藥瓶即可,對環境和天敵不會產生次生性污染和藥害,是一種綠色防治技術。
對這項新技術的探索,浙江用了整整20年,通過在幾個縣(點)的長期試驗、應用,防治效果明顯,為攻克松材線蟲病帶來了一線曙光。
1991年,浙江省*發現松材線蟲病疫情,由于當時對這個“外來客”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防治技術,舟山、寧波等地疫情迅速擴散。舟山市全島60多萬畝黑松在短短幾年內就遭到毀滅性損害,寧波市2000年疫情發生面積達63萬畝、病枯死松樹540萬株。當時,掌握防治松材線蟲藥劑生產技術的國家只有日本。1998年,浙江省林業廳派科技人員到日本學習,隨后,組織省內森防部門、科研院所、生產企業聯合開展技術攻關。2003年,寧波市森防站聯合南京農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和寧波紐康生物技術公司合作開展“瀕危古松樹保護技術研究”項目。2006年,浙江農林大學申請藥劑研發課題。杭州益森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松線光”研發“松線凈”產品。麗水綠谷生物科技公司的技術人員自主研發苦豆堿藥劑。
20年來,浙江省邊研發、邊試驗、邊示范、邊推廣,逐步摸清了注干劑防治松材線蟲病的機理、藥劑的動態分布規律以及施藥時間、施藥量和施藥技術要點等一系列關鍵控制技術,積累了一大批試驗數據和操作經驗。2018年12月29日,中國林學會組織專家對浙江農林大學完成的“甲維鹽松材線蟲病注干防治劑研發及推廣”項目進行成果評價,專家們一致認為,該成果達到同類國際先進水平,標志著松材線蟲病防治技術有了重大突破。
目前,浙江省已在一批示范試驗區推廣應用樹干注藥防治技術,每年用藥100多萬瓶,加上病死樹清理防治,實現了“注干*,三年有效”的防治效果。如寧波市,在象山松蘭山、鎮海九龍湖、慈溪伏龍山等疫點使用樹干防治技術,至今以松林植被為主體的自然景觀保護完好。在杭州市臨安區東湖村試驗區松林,用藥后,病枯死樹率由2008年的2.3%下降到2016年0.005%,基本消滅了疫情。
浙江省還制定了《松材線蟲病樹干注藥防治技術規范》地方性標準,統一各種注干藥劑的施用時間、要求和質量驗收標準,以利于規范化操作。
在防治成本方面,樹干注藥防治技術顯得“物超所值”。以湖州市孝子橋的3782畝松林疫情發生區為例,2008年秋季病枯死樹8570株,即便在疫情不蔓延的情況下,清理病死樹也需要360萬元;采用“清理+注藥”組合防治技術,10年間累計防治成本為217.6萬元,而且病死樹大幅度下降,目前僅有零星發生。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松材線蟲病的防治還需要持之以恒地綜合防治,清理病死樹、撫育健康林、控制病源點、加強檢疫執法……每一個環節都不能松懈。2018年,浙江省各地完成松材線蟲病除治面積98萬畝,清理病枯死木、衰弱木等160多萬株,投入資金1.34億元;結合森林撫育、森林健康等項目,開展撫育清理、林相改造28.4萬畝。在全面清理病死樹的基礎上,對重點古松樹、大松樹、松林實施樹干注射防治120萬瓶,有效保障了40余萬株重點區域松林、古松名松資源安全。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