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實施15年來,已累計投入資金5.17億元,其中,省級及以上財政資金3.22億元,本級地方財政配套投入7050萬元,共實施農發項目69個,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臨安區以農業綜合開發為抓手,創新思路、主動作為,持續改善農業生產基礎條件,大力扶持特色產業發展,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步伐。
農業增效 鄉村振興產業更旺
15年里,臨安區共實施土地治理項目34個,治理面積22萬畝;建設攔河堰壩399座,渠道201公里,溪流護岸66公里,機耕路178公里、機耕橋42座,通過建設高標準農田、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開展農業生態綜合治理,提高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同時,臨安區財政部門開展“上門服務*少*”活動,由局班子成員帶隊,深入一線蹲點調研,全力助推農業產業化,努力把優勢農產品做大做強。天目山鎮對石畈通過農發項目實施,水稻畝產由900-1100公斤增至1300-1400公斤,平均節省人工費用160元/畝。
農民增收 鄉村振興底氣更足
在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中,臨安區共實施農業產業化項目35個,受益農戶3.55萬戶。在項目選擇上,加大對優勢產業的扶持力度,農發資金扶持領域涵蓋竹筍、花卉、蔬菜、茶葉、山核桃、食用菌、畜牧等特色產業。一批產業化項目的建成投用,使農業生產規模迅速擴大,生產能力顯著增強,產品檔次明顯提高,極大地促進了農民增收。杭州正興牧業有限公司建立了飼草料調運中心,增設了配方飼料自動化生產線,使養殖戶飼料調運成本下降約35元/噸,每頭豬的效益增收100余元。梅大姐蔬菜專業合作社通過項目實施,建起了冷庫,購置了冷鏈運輸車,使社員年收入人均增加近2萬元,并帶動了100余名勞動力就業。2016年“梅大姐”蔬菜還被指定為G20杭州峰會*蔬菜。
農村增美 鄉村振興環境更優
近年來,臨安區農業綜合開發始終圍繞美麗鄉村建設目標,與治水拆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村落景區建設等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有機結合,進一步夯實農村基礎設施,全力改變農村環境面貌,優化人居環境。開辦民宿,發展創意農業,全面助力美麗鄉村建設。截至目前,全區已創成12個3A級、24個2A級景區村莊。同時,文武上田、紅葉指南、湍口溫泉和古韻河橋已創成國家3A級旅游景區。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