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目前我國農機專業戶已經超過500萬,農機合作社等作業服務組織約有20萬個,每年的作業服務面積累計超過40億畝,已經成為農業發展非常重要的支撐。
當下,我國小農戶生產經營面臨“如何對接社會化大生產、如何對接資本、技術和管理”等問題。目前,隨著農業勞動力短缺、老齡化、兼業化和農業勞動力機會成本不斷上升以及農業資本、裝備和技術能力提升,農民像過去那樣從事辛苦的人力作業意愿大大減退,我國農業生產正在走向一個新的時代,解決小農戶生產問題需要提上日程。
解決小農戶生產面臨的矛盾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土地流轉。將土地經營權流轉到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手中,新型經營主體需要向農戶支付流轉費,分享固定收益,不承擔農業經營風險。二是農業生產托管。農業生產托管是農戶在不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情況下,將農業生產中的耕、種、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業環節委托給社會化服務組織完成的一種經營方式。在全國,包括單個或多個作業環節托管在內的各種農業生產托管模式相當普遍。托管農民依然保持了家庭經營的主體地位,自負盈虧、自擔風險;社會化服務組織則從托管服務中收取費用,不需要支付流轉費,同時通過社會化服務實現了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現代要素對傳統農業的改造。
毫無疑問的是,這兩種方式中,農機合作社都是主角。目前我國農機專業戶已經超過500萬,農機合作社等作業服務組織差不多有20萬個,每年的作業服務面積累計超過40億畝,已經成為農業發展非常重要的支撐。農機化社會化服務既為廣大小農戶解決了耕種難的問題,實際上也通過農機的載體功能,把先進適用的農業技術得到更好的應用和推廣。農機化服務是一個重要引擎,聚集先進的生產要素,帶動其他各類農業專業合作社或者服務組織的發展。
2019年,農業農村部將鼓勵農機服務的主體與家庭農場、種植大戶、普通農戶,以及農企構建聯合體,促進機具共享、互利共贏,建設一批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為各類生產主體提供全過程、全要素的機械化服務,加快“互聯網+農機作業”應用,推進農機服務向生產全過程、全產業鏈延伸,努力為農民生活、農業生態,包括農村能源、環保等方面提供機械化的高效率、高質量服務。
農機合作社申請基本條件
運營規范:不能是一人社和空殼社,要有實實在在的農業產業支撐,有規范的財務體系和按交易量反還,要確保領導把政策和資金給了你不出事,這是*基本的條件;
有一定規模:從社員數量角度來看,不能太少,很多合作社只有5戶社員,這是不行的,從實踐中來看,起碼要有20-30戶社員才行。從產業規模角度來看,也不能太少,你說你是蔬菜種植合作社,總共才20畝蔬菜,就是領導想扶持你也說不過去,怎么也得200畝的蔬菜吧?畢竟很多項目都是競爭立項的。
必要條件:合作社要有一些榮譽,*為常見的就是示范社,不管是縣級還是市級、省級,越高越好。此外還有其他的一些榮譽也要盡量爭取,比如解決殘疾人就業、婦女就業、農產品評比大賽等。領導把政策給了你,不但沒有后顧之憂,還能添彩。
支持對象和條件原則
1.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照擇優扶持的原則,扶持資金一般用于支持制度健全、管理規范、帶動力強的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農民合作社聯合社、省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等。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獲得“三品一標”認證的農民合作社。
2.家庭農場:按照擇優扶持的原則,扶持資金一般用于支持省級示范家庭農場為主,適當兼顧市、縣級示范家庭農場。
資金扶持方向
一般支持符合條件的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引進新品種和推廣新技術;開展標準化生產與認證和專業化服務;實施農產品初、深加工廠房建設,購置農產品初加工、整理、儲存、運銷設備;建設烘干倉儲、保險冷藏設施、品牌培育、市場營銷和信息咨詢等服務等。開展電子商務等合作社營銷業態創新;農民合作社聯合社;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等;
申報準備資料
1、農民合作社的工商登記證書(出具單位蓋章)和開戶許可復印件;
2、項目申報書、推薦申報文件和匯總表;
3、合作社資產負債表、盈余及盈余分配表、成員權益變動表等;
4、獲得的產品注冊商標證書、名特優產品證書和品牌證書,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地理標識證書和其他證書的復印件;獲得的省、市、縣級有關部門表彰的相關證書復印件;
5、其他能夠反映合作社情況的證明材料
扶持標準
每個合作社扶持資金30萬元左右。
補助方式
補助資金采取直接補助方式。
申報部門
各地方農業局經管及農經部門(農業農村部)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