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脫貧攻堅,提升村容村貌。在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過程中,村容村貌的提升讓脫貧成效更加*可見,也由此帶來村民精神面貌“小環境”的提升。
村容提升
帶動村民精神面貌改善
2月13日,云南昆明祿勸縣團街鎮高家村還沉浸在春節的氛圍中,一大早,村里的保潔員沙順芝就開始打掃衛生。“進村大路搞不好,村子就沒有臉面。”
干凈整潔的村莊硬化道路兩旁,“我的村莊,我的家園,我來愛護”的宣傳標語和“禁止倒垃圾”的提示牌隨處可見。團街鎮黨委書記邱毅介紹,團街鎮把村貌提升美家園當作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長效任務來抓,全民動員,目前,境內8個村委會153個村小組均完善了村規民約,制定了定期保潔制度、亂堆亂放懲罰制度。
村容村貌提升,已成為目前全力沖刺決戰脫貧攻堅的祿勸縣和東川區的工作重點。以祿勸縣為例,目前正全面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開展“潔凈祿勸”行動,深化“七改三清”,確保建新房、住新居、展新貌、樹新風,提升了鄉村環境,也在村民群眾間廣泛樹立起文明新風。
有面子,更有里子,村容村貌提升,也帶動了村民精神面貌的改善。
東川移民新區銅潤社區周友富家,作為社區首批評選出來的“五星級家庭”,是左鄰右舍口中的模范家庭代表。去年搬進新居的他,成了社區首批脫貧致富的人。為推動移民新區“新時代新民風”,去年,東川移民新區扎實開展“講感恩、講誠信、講法治”和“比發展、比和諧”活動,評選出一批“五星家庭”。東川區移民新區黨工委書記雷云介紹,經過“五星家庭”評選等措施,目前主要移民社區環境明顯提升,人與人和諧相處,極大地推動了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
生活質量提高
村民主動要求發展
村容村貌“大環境”提升,帶動個人精神面貌“小環境”改變,進一步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效。
東川區紅土地鎮大坪子村,干凈的村道兩旁,是一排排整潔的新居,“村容村貌提升,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而生活環境提升后的村民,也更加主動地要求發展。”駐村干部尹瑩介紹,在全區農村電商的帶動下,村民種植養殖規模逐漸擴大,目前已基本形成核桃、地蓮花種植,土雞養殖等產業群。
而在東川區烏龍鎮,通過村規民約的普及和“村清潔、戶干凈”綜合整治,進一步改善村民居住環境,提高了群眾主動致富的能力。截至今年1月,全鎮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建檔立卡的46.8%下降至1.05%。“在鎮村環境持續提升過程中,*的改變還是村民個人。”烏龍鎮黨委書記劉智興介紹,過去貧困戶家庭懶散情況普遍存在,個人、家庭衛生問題突出,通過持續的脫貧攻堅工作開展,特別是“村清潔、戶干凈”綜合整治,村民明白了勤勞致富的道理,改變了原有的懶散面貌。
貧困戶精神面貌帶來的發展活力,也是下一步鞏固脫貧攻堅工作成效的*保障。湯丹鎮黃草坪村村民李孝陸,過去因為愛喝酒又無勞動技能,成為村民眼中的“二流子”,在相關單位幫扶下,他養殖山羊并加入了村里清潔工作隊,現在已經住上了嶄新的房子,實現脫貧。“去年種羊養殖收入1萬多元,今年我計劃擴大養殖規模,爭取收入再翻一番。”他表示。
山鄉新風
成鄉村振興強大動力
扶貧先扶志,在這場脫貧攻堅戰中,原本貧困的山鄉正吹來一場發展的新風。這股新風,也勢必成為未來昆明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
去年7月,云南省印發《云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明確提出要著力提升村容村貌,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在去年11月舉行的昆明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體系編制及試點工作會議上,提出要以村容村貌提升為抓手,打造“有實力、有顏值、有內涵、有活力、有奔頭”的新鄉村。
今年1月8日,昆明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舉行,會議明確提出要圍繞加快城鄉融合,在推進鄉村振興上實現新突破,突出抓好“六個結合”,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深度融合,以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事實上,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融合,也是當下各縣區的工作重心。從去年開始,石林縣在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時,就有計劃地統籌謀劃整體推進,將脫貧攻堅與加快產業發展、美麗鄉村、鄉風文明等結合起來,在建檔立卡貧困村開展十星文明戶評選,鞏固脫貧成效,提高脫貧質量,為鄉村振興戰略夯實了基礎。去年,石林縣西街鎮入選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石林縣被列為“全國農村創新典型縣”。
市社科院原院長龍東林表示,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既是對脫貧攻堅成果的鞏固,又為鄉村振興打造美麗新農村帶來新動力。
采訪中,在大水井村,東川區文化館的工作人員正在為該村刷上新的標語:“脫貧要脫懶,勤勞更致富。”不斷提升的農村人居環境,正喚起勤勞的群眾,走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