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云南文山硯山縣平遠壩子,田野一片碧綠,農民們正忙著采摘、搬運蔬菜,一派熱鬧忙碌的景象。“原來自己種地,現在土地流轉后到蔬菜基地打工,不僅有務工收入,還有土地流轉租金。”差黑村委會雙海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姜正蕊面露喜色地說。
平遠鎮農戶過去主要種植玉米、辣椒、姜等傳統作物,土地利用率低、廣種薄收,增收十分困難。近年來,該鎮依托地勢平坦、土地面積廣闊的優勢,大力推進土地流轉,積極推動現代農業產業發展。以土地流轉推動烤煙、林果、蔬菜、蠶桑、花卉等產業規模發展,找到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平遠鎮把發展現代農業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著力打造平遠特色小鎮,補齊‘文硯平’半小時經濟圈的短板。”平遠鎮人大主席王全兵介紹,《平遠鎮農業產業發展規劃》提出該鎮農業產業發展的總體目標:建成14萬畝烤煙輪作區、10萬畝經濟林果及2萬畝綠色蔬菜產業區、10萬畝種桑養蠶產業區、2萬畝花卉產業區、5萬頭大牲畜養殖區。為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從2016年起,平遠鎮開始實施新一輪土地流轉,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有能力有技術的企業入駐平遠帶動農業產業發展。
雙海村村民菜永麗因缺乏勞動技能而致貧。2016年12月,她將自家的9畝土地流轉給硯山縣福之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租期15年,每畝土地流轉租金1100元,今后租金每年還會遞增2%。如今,夫妻倆在公司打工,一年收入4萬多元,再加上近1萬元的土地流轉租金,一年有5萬多元的收入。“沒想到能過上這么好的日子。”菜永麗感慨地說。
據了解,2016年以來,平遠鎮已流轉土地2.96萬畝,涉及農戶1717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73戶。通過土地流轉發展現代農業既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加快了脫貧致富的步伐,也調整了產業結構,實現了農業與農民的雙贏。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