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冬種馬鈴薯進入成熟收獲期。近日,記者走訪發現,牛江鎮的不少種植戶正抓住當前市場回暖的有利時機,爭分奪秒做好搶收工作,田間地頭,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收購價格為近三年*
在牛江鎮昌梅村、仕垌村等馬鈴薯種植基地,多個種植戶正奔波于田間地頭,有條不紊地收獲地里的馬鈴薯。公路邊,早就守候著來自中山等地,前來收購馬鈴薯的客戶及車輛。
“今年馬鈴薯的價錢比去年高了不少,每斤能賣一塊多,去年才7毛錢左右。我對種植馬鈴薯更有信心了。”昌梅村馬鈴薯種植戶羅冬云和她的丈夫陳祥健從事馬鈴薯種植已有十年時間,往年種植面積都達到100畝以上,去年,受馬鈴薯市場價格影響,種植面積減少到40畝。由于今年天氣好,管理到位,羅冬云家的馬鈴薯長勢喜人,畝產量達到5000斤以上,除去種植成本,每畝純收入可達2000-3000元。
恩平市豐江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馮柱泉跟記者說,跟去年相比,今年的馬鈴薯無論是銷量還是價格都有所上升,價格*能賣1.1元/斤,是近三年來的*價。
“這幾天下雨,蔬菜的品相不好,收購商不愿意收。但同時,他們對馬鈴薯的收購意愿就提高了,馬鈴薯的價格自然就上漲了。”馮柱泉說。
市場起伏大影響農戶種植熱情
恩平市2018年冬種馬鈴薯3.5萬畝,其中牛江、良西兩鎮種植面積*,共2.1萬畝。牛江鎮是恩平市馬鈴薯產銷平臺*的農業鎮,是*萬畝馬鈴薯示范基地,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3個、農業公司3個。自2003年以來,牛江鎮采取“兩稻一薯”的間種方式,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大力發展冬種馬鈴薯產業,目前全鎮約有250戶馬鈴薯種植戶,共吸納勞動力3000多人。
近兩年來,馬鈴薯價格起伏大,受利潤不穩定、不高等因素影響,恩平不少馬鈴薯種植大戶,如牛江鎮綠田合作社等已退出市場,恩平市馬鈴薯種植面積近三年來也逐年減少,2018年冬種馬鈴薯面積同比減少8000畝。
“這幾年,市場波動大,競爭也大,種植大戶基本上都沒有什么利潤,反而散戶還能賺點小錢。”馮柱泉說,這樣的市場行情確實影響了一批種植戶的熱情,從長遠來看,馬鈴薯產業要進一步爭取更大利潤,只能往深加工方面發展。
去年,廣東省地質局第六地質大隊向牛江鎮移交了《牛江鎮富硒地質初步調查成果》。調查結果表明,牛江鎮農田區的土壤硒含量為0.42mg/kg,屬富硒土壤。
在黨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恩平市農業局、牛江鎮計劃抓住契機,做好“特”字文章,把牛江鎮打造成富硒小鎮,做大“富硒農產品”的品牌效應。同時,利用“富硒文章”將牛江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馬鈴薯生產基地,實現恩平馬鈴薯產業品牌的升值。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