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朝南的臥室留給老人,不用爬樓梯,樓上三個房間我們住,兒子回來也能住。整體風格嘛,還是簡單一點,舒適*重要。”*近,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長涇鎮習禮村、蒲市村、河塘村三個農村住房翻建試點村的新房正陸續封頂,習禮村首批14戶村民已率先拿到新房鑰匙,陳建平就是其中之一,這個年,他過得格外開心,拿到新房鑰匙的*時間就開始謀劃起裝修新房。
夏強是長涇鎮農村住房建設管理辦公室主任,記者跟隨他來到老陳的新房。“光這個門,鎮里就花了不少工夫。老百姓有什么不滿意就及時調整,損失全由村里承擔。”老陳高興地說,“老房子讓人來看過好幾次,因為結構問題,兩個老人的房間連空調也沒法裝,這下子他們肯定能住得暖和了。”
從老陳新家出來,記者又跟隨夏強來到了不遠處的蒲市村,三個自然村集體搬遷,采用的是“整建制”模式。夏強指著一排排的房子介紹,“一共5種戶型,130套已在封頂位置”。
如何用*少的錢造*的房,長涇鎮動足了腦筋。除了去浙江、蘇州等地學習農房翻建經驗,他們還特意去璜土鎮璜土村學習了“省錢攻略”。而在建設過程中,不僅建筑主材要定品牌、定型號,確保質量,細節處更得“較真”。“長涇人有在家門前種樹的傳統,而且每戶人家種的不一樣,各有寓意。”夏強告訴記者,基礎設施馬上就要跟上了,尤其是綠化這一塊,“桂花、橘子、枇杷、柿子、山茶、紫薇,為他們量身定制,讓老百姓自選,尊重傳統,留住鄉愁,*終實現共建、共享、共治。”
“好的居住環境可以讓老百姓們更有獲得感,年輕一代以后就能扎根農村了。”返程中,回想起村民們滿意的笑容,夏強頗為感慨,“年輕人多了,農村就興旺了,還愁鄉村不會振興?”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