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氣息越來越濃了。近日,吐魯番市高昌區亞爾鎮亞爾村坎兒井小鎮,開餐廳的熱孜娃·依沙木丁一家熱火朝天地忙碌著。
“我們家在這兒開店已經兩年了,每到旅游旺季,生意十分紅火。這幾天才稍作休整,完善餐廳設施。”熱孜娃介紹。
如今,吐魯番的美景已不受季節限制,來這里的游客深深感受到,不同的時節自有不同的體驗。近年來,吐魯番大力發展旅游業,打造多個特色小鎮,借助全域旅游模式,推動區域經濟優化。
致力打造特色
吐魯番旅游業的不斷發展,讓高昌區葡萄鎮木納爾社區居民吐爾共·吐爾遜看到新的商機。借助打造葡萄風情小鎮的機遇,他將土坯房置換成現在的兩層商業樓,在家門口開起了超市。“我們小鎮緊挨著葡萄溝景區,等到葡萄熟了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晾著葡萄,這才是名副其實的葡萄風情小鎮嘛。”吐爾共笑著說。
近年來,吐魯番市啟動特色小鎮規劃建設,每個小鎮每條街道都已亮化、美化。隨著文化元素的加入,以及入住商家數量的不斷增長,各小鎮的特色逐漸顯現。
每到夏季,每天有五六千人來到高昌區的沙療中心,埋沙治療風濕關節炎等疾病。沙療小鎮的打造,進一步提升了這一產業的品質,完善了療養服務。
鄯善縣東巴扎回族鄉的沙漠特色小鎮已初具規模。這是離庫木塔格沙漠*近的小鎮,旅客可以細細品味和感受別樣的大漠風景以及民俗風情。
與圍繞著“沙漠”打造的小鎮不同,高昌區交河小鎮則被另一個特色——“葡萄”所包圍。家庭旅館式的建筑,讓這里成為農家樂、家庭旅館的聚集區,加上成百畝的葡萄精品采摘園,小鎮顯得別具一格。
促進就業增收
這幾年,吐魯番的村鎮徹底變了模樣。村民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從土地上抽出身來,開超市、開餐館,經營民宿、客棧,走上了致富之路。
高昌區葡萄鎮副鎮長克依木江·阿地明介紹:“按照規劃,葡萄風情小鎮運營后,可帶動330家民俗文化旅游家庭旅館、特色小吃餐飲、精品農家樂、民俗文化工藝品商店以及民俗休閑體驗,每天可接待上千人觀光、住宿。未來,我們還將開設葡萄園家訪點、葡萄采摘體驗園等項目,為村民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從而帶動當地農戶年增收1500元以上。”
伴隨著特色小鎮建設,吐魯番各鄉鎮的路、水、電、氣等公用設施建設和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不斷加快,小鎮綜合承載能力顯著提升。
東巴扎回族鄉在打造沙漠特色小鎮過程中,除升級改造旅游家訪點和民宿外,還組織民間歌手,成立了“花兒”藝術團,傳承“花兒”藝術。現在,村民們對特色小鎮建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我們打造沙漠特色小鎮,是希望借助旅游經濟,打造‘宜業、宜居、宜游’的環境,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吸引帶動更多的人就近就地增收致富。”東巴扎回族鄉黨委書記申云軒說。
激發創業信心
春節期間,高昌區葡萄鎮巴格日社區的吐爾遜汗·克依木并沒有要休息的打算,她腦海里有好多想法正在慢慢變為現實。
吐爾遜汗在葡萄風情小鎮開了家民族刺繡農民專業合作社。2018年,除家居用品外,她還試水加工旅游手工藝品。正是這次成功的嘗試,讓她有了新的想法。
“現在小鎮已初具規模,等到正式運營,肯定會吸引更多的游客。我準備2019年多制作一些精致小巧的手工藝品,既體現新疆特色,又方便游客攜帶。店面我也要重新改造一下,把大廳收拾出來,供游客近距離接觸民族刺繡。”吐爾遜汗比畫著說。
坎兒井小鎮的熱孜娃也信心滿滿:“小鎮經營環境好,讓我們更有信心了。即使再多幾家餐館,我們也不怕,有競爭才會有進步,這反而會促使我們更好地服務游客,增收致富。”
如今,結合區域產業、區域經濟自身特質科學規劃的特色小鎮,激發了吐魯番的鄉村活力,成為當地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協調發展的助推器。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