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麥44”是小麥領域的“小鮮肉”,橫空出世便身價不凡。去年9月,“濟麥44”通過山東省審定,年底就以過千萬的價格轉讓,刷新了全國小麥新品種轉讓金額紀錄。而它的老大哥“濟麥22”,更是聲名遠播實力超群,連續九年蟬聯全國秋播*大小麥品種,累計推廣種植達2.7億畝。
濟麥家族良種輩出,有什么秘訣?無他,惟有科技創新!這也是山東現代農業發展的秘訣。
3月1日,長文《科技“展翅”,現代農業翱翔希望的田野》,詳細講述了山東牢記總書記囑托,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農業科技創新重大工程建設,構建面向現代農業發展、具有國內領先水平和國際較強競爭力的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培育一批有市場活力、發展潛力、服務能力的農業科技創新型企業,打造一支符合時代要求的農業科技人才隊伍,以科技創新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展翅” 現代農業翱翔希望的田野
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進步。2013年1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省農科院時強調,要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去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會議山東代表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全要素生產率,提高農業質量、效益、整體素質。
山東牢記總書記囑托,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農業科技創新重大工程建設,構建面向現代農業發展、具有國內領先水平和國際較強競爭力的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培育一批有市場活力、發展潛力、服務能力的農業科技創新型企業,打造一支符合時代要求的農業科技人才隊伍,以科技創新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
攻技術 “三個面向”聚焦創新靶點
“快返青了,苗情不錯!”2月26日,省農科院作物所小麥遺傳育種團隊副研究員、“濟麥44”主要育成人曹新有和同事們一早就從濟南出發,來到臨邑縣德平鎮富民小麥種植專業合作社,調研大面積種植基地小麥生長情況。合作社理事長魏德東*年大面積種植“濟麥44”這個新品種,雖然是種小麥的老把式,但育成人看著說好,還是讓他心里又踏實了幾分。
風漸暖,春已至,積蓄了一冬能量的小麥即將返青。這時節的麥田談不上好看,一行青,一行土,可在農人眼里,它就像一個即將梳妝的少女,攢著勁兒,向著金燦燦的夏天生發、成長。隨著社會物質的豐裕、消費的多元,人們似乎不那么在意小麥、水稻這樣的主糧作物了,可這正是我們農業的根本,很多人只看到連年豐收,殊不知每一年的豐收都來之不易,都有新的內涵。
農業的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的關鍵在科技進步和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農業科技創新的重要性。那么,創新的靶點在哪兒?山東用實踐作出了回答——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經濟主戰場。
使命必達,不言艱辛。為了更好更快地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寫進豐收里,眼睛向內增強動力的同時,我省積極集聚國際國內資源,開放視野搞創新,共同推動山東農業農村發展。去年10月,山東成功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農業科技合作高層論壇,吸引來自15個國家的農業科研單位、大學以及國際半干旱熱帶地區作物研究所、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兩個國際機構的數十名官員和科學家參會交流,簽署了5項科技合作協議,揭牌成立了3個海外研發機構。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面向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將糧食尤其是北方主糧小麥的持續創新攻關作為重中之重。省農科院育成的明星小麥品種“濟麥22”,已連續9年蟬聯全國秋播*大小麥品種,累計推廣種植達2.7億畝。濟麥家族良種輩出,有力支撐了我省乃至黃淮麥區的糧食生產,為我國糧食安全作出重要貢獻。
從吃飽到吃好吃精,還要帶動農業全產業鏈提質增效,鄉村振興、農業供給側改革給小麥育種提出了新要求。去年9月,“濟麥44”通過山東省審定,12月就以過千萬的價格轉讓,刷新了全國小麥新品種轉讓金額紀錄。這是我國目前急缺的優質強筋小麥品種,2018年秋*大面積種植就達到10萬畝,并且與行業領軍企業香港南順面粉廠深度合作,一顆育種新星正在冉冉升起,這背后,是省農科院小麥育種團隊不懈的創新追求。
作為前沿技術儲備,去年,省農科院作物所李根英研究員團隊終于在小麥基因編輯技術上取得新突破,達到基因轉化效率80%的高水平,為小麥功能基因組學研究和目標基因的大規模*改良提供了有力的技術和工具支撐。
羊肉梯次加工關鍵技術及產業化、花生抗逆高產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我國主要糧食作物*性施肥關鍵技術與應用……2018年,僅省農科院就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31項,其中,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主持完成)。授權發明專利228項,認定標準100項,通過審(鑒)定品種42個,獲得植物新品種權38項, 21項技術入選2018年度全國或省農業主推技術。
面向經濟主戰場,獨具特色、全國領先的四級農業科技園區體系是我省農業科技創新的一大優勢。尤其是“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作為繼“咸陽市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之后全國第二個*農高區,堪稱農業科技領域重量級的*創新平臺。為了更好發揮黃河三角洲農高區的龍頭帶動作用,我省邊理順體制、邊規劃設計、邊項目建設、邊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去年,省政府與中科院啟動黃河三角洲現代農業技術創新中心共建工作,著力推進現代農業、鹽堿農業領域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研發,努力打造農業新舊動能轉換示范樣板。組織實施園區特色產業提升工程,全省駐園區企業8092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382家、農業高新技術企業210家,園區產值達到2482億元。
新舊動能轉換中發展現代農業、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都需要科技創新支撐推動。2018年,省科技廳制定實施《科技創新促進鄉村振興工作方案》,為我省農業科技創新進行整體謀劃、科學部署,進一步強化科技支撐能力。農業良種工程、渤海糧倉、*農業、鹽堿地綠色開發……一批農業科技創新工程、創新計劃扎實推進,在助力新舊動能轉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時代征程中大顯身手。截至去年底,我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經達到64%。
人勤春來早。在這萬物萌動的季節,山東將在農業科技創新上持續發力,深入實施農業科技展翅行動,充分激活各種農業科技資源,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
強主體 加快農業科技市場化進程
外層皮做成纖維飼料,里面黃色部分做成蛋白粉,白色的肉做成淀粉乳,進而淬煉出果糖、食用和藥用葡萄糖、葡萄糖酸鈉等十幾種產品……一粒玉米來到西王集團后便會開啟這樣一段“奇幻”之旅,產業鏈每延長一步,產品附加值就能提高數倍。然而,破解玉米之“困”并不容易——僅玉米果糖一個項目,十余年來西王就已累計投入十幾億元。
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不久前發布的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對培育農業科技創新型企業、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牽頭實施技術創新項目作出專門部署。農業科學研究投入大且見效慢,從“看天臉色”的傳統農業轉變為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風險抵御能力強的現代高效農業,農戶往往心有余力不足,發揮好農業科技創新企業的優勢十分關鍵。為此,我省一方面拓展“硬服務”,出臺扶持政策確保各級財政加大對涉農企業科技創新的支持;一方面完善“軟服務”,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中形成科研院所、社會資本與企業的資源互補、合作共贏局面,讓農業科技創新成果加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2014年南美對蝦養殖面積還只有1萬方水體,如今已達到2.6萬余方水體,單立方米水體產量從10斤左右上升至20斤左右,毛利潤率超40%……東營市海盈水產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發展讓周邊從事水產養殖的同行們羨慕不已。“這與入選省里的農業良種工程(南種北繁)項目關系密切。”公司技術總經理陳洪章介紹,這一項目中,省里配套500萬元用于優質魚產業項目的建設與研發,并在技術層面助力企業與科研院所聯系,實現南美對蝦養殖的水質調整、養殖方法等方面的技術突破。目前,這家企業南美對蝦養殖年產量達到1000噸,因質量過硬實現即產即銷,供不應求。
“通過上述項目,一批農業企業的創新能力正得到快速提升,農業科技在動能轉換中培育出新的增長點。”記者從省科技廳農村處了解到,自去年實施以來,由我省企業承擔的項目已達到13項,山東景明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黃河口“南魚北繁”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青州市亞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蝴蝶蘭種質資源引進與創新利用”項目、山東省華盛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南方耐熱多抗蔬菜品種北繁項目等均取得階段性進展。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希信透露,結合農業企業的實際需要,省農業農村廳將在今年推動出臺更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幫助企業增強創新活力,樹立新的標桿,創造新的優勢。
國內外實踐證明,種業強則農業強,為農業插上科技翅膀,首先需要種子企業在引進試驗新品種、示范推廣新技術上大展身手。日前,省發改委、農發行山東省分行聯合發布首批223個鄉村振興重大項目,山東種業集團“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園區”作為首批入庫項目高居榜首。我省以山東種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主體,整合省農科院所屬其他77戶企業組建起大型種業集團,推動省內種業及相關行業資源整合,形成現代種業技術攻關大平臺。上述項目建成運行后,預期市場份額50-100億元,將實現農業科技創新服務覆蓋全省。
在濰坊,由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與山東東魯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建立的山東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濰坊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基地,正在為作物新品種、配套高產栽培新技術在濰坊地區的應用提供強大支撐。省農科院院長萬書波介紹,去年全院科研成果與市場需求融合程度明顯提升,而今年的工作重點之一就是進一步增強與涉農企業的合作。
為保障涉農企業在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等方面的主體地位,同時改變農業科研成果與生產實踐長期分離的局面,去年以來,我省出臺《關于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文件,鼓勵科研機構、高校聚焦企業需求,通過共同設立研發基金、實驗室、成果推廣工作站,完善政產學研用結合的協同育人模式,促進企業由“單打獨斗”創新轉變為產學研用協同“集群式創新”。僅省農科院一家,就已建設企業研發中心、農科講堂等平臺109個,全年集中開展觀摩培訓活動63場次,開放各類基地平臺114處,推廣發布新品種新技術200余項次,在實現科技研發靶向*服務方面邁進了一大步。
育人才 為創新創業開辟廣闊天地
2018年9月1日,來自五湖四海的8000名新生來到青島農業大學,開始了自己的大學生活。其中,118名“首批公費農科生”頗為亮眼。來自威海的19歲女孩張浩楠即青島農業大學植物醫學學院的首批公費農科生之一,在校學習期間,她將被免除學費、住宿費,并得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補助。
高素質的農科人才是科技創新驅動的核心要素之一。去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指出,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要積極培養本土人才,鼓勵外出能人返鄉創業,鼓勵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
與普通在校學生相比,張浩楠增加了針對農技推廣工作的實用課程,如農業推廣學、農業創新與鄉村振興戰略、農產品市場營銷等,實踐教學環節也將強化,實習地點主要是基層農技推廣部門。“省公費生在夏季高考本科提前批次錄取,畢業后由定向就業的市或縣落實就業崗位和編制。”省教育廳學生處處長李霞說,公費農科生面向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就業,在定向就業單位工作時間不少于5年。
在發現和使用農村人才的問題上,眼睛不能只盯著外面的世界,還要善于從腳下的土地上去發現和培養“本土能人”。壽光市農業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藝師劉春香是大棚專家,“鉆”過幾千個大棚的她不止*向記者提到,農業要插上科技的翅膀,職業農民培訓是關鍵一環。以黃瓜為例,老百姓稱黃瓜為“不干活不生病”:營養生長過程中病害較少,營養開始提供果實時病害容易趁虛而入,把病害扼殺在萌芽時期,要比發病后再去醫治效果要好很多。而這便是與農民一起摸爬滾打、共同成長中取得的寶貴經驗。
“跟農戶打交道,你不僅要做一名合格的老師,傳授的技術讓農民聽得懂用得上,還要把農戶好的經驗提煉升華,有了雙向的交流溝通,一項新的技術就可能被發掘出來、推廣出去。”劉春香說,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勞動者素質高低,直接影響著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進程。而通過激發農民創造力提升農業農村生產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勢在必行。據了解,截至2018年底,山東累計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4萬人,認定4萬人。
鄉村要振興,就要改變人才由農村向城市單向流動的局面,讓“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來”。
借血緣、親緣、地緣紐帶,通過搭建感情聯絡平臺,勞務輸出大市菏澤聚力讓鄉村本土人才回得來、留得住。菏澤目前已有16.1萬人返鄉創業,在這一過程中,返鄉創業服務站功不可沒。2018年12月14日,菏澤市牡丹區返鄉創業(石家莊)服務站揭牌成立,至此,菏澤全市已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濟南等各大中城市建立市、縣級返鄉創業服務站213家,把過去沒有聯系或者聯系不多的人凝聚起來,行成一個共同的“朋友圈”,推動人才回鄉、資金回流、項目回遷。
隨著一批批農業人才不斷涌現,現代農業正在齊魯大地競相開花結果,農業成為更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為更有吸引力的職業。
“不用下地就能了解棚內情況。”2月25日,在莘縣燕店鎮前辛張村,大棚種植戶李興明為記者做起了演示:手機上點一點,位于15公里外16個大棚頂部的“棉被”就會齊刷刷卷起,“喚醒”棚內沉睡了一夜的香瓜幼苗。這個由山東莘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溫室管家集成系統,能實現節水60%,節肥50%,農藥利用率提升30%,不僅讓農戶告別天天鉆大棚的勞累,算上人工每個棚一年還節省1到1.5萬元。據介紹,在之前6個棚的基礎上,李興明又新租了10個科技大棚。目前,這樣的溫室管家設備在莘縣已應用于1000多個大棚,并推廣到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省市,助力越來越多的農民搭上現代農業的快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
新聞關鍵字: 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