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農技中心公布了2018年全國農業有害生物抗藥性監測結果,結果顯示,與2017年對比,二化螟、煙粉虱、赤霉病等抗藥性快速上升,值得農業部門重點關注。
抗藥性監測對農藥減量增效及農業生產安全意義重大,同時也為科學用藥提供重要決策參考。據了解,2018年全國農技中心繼續組織全國21個省(區、市)的100個抗藥性監測點,對16種重大病蟲草的抗藥性進行了監測,涉及田間常用的38個農藥品種。根據抗藥性監測結果,專家也給出了用藥方案調整的具體建議。
褐飛虱
目前監測地區褐飛虱種群除對烯啶蟲胺、毒死蜱處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外,對吡蟲啉、噻蟲嗪、噻嗪酮、呋蟲胺、吡蚜酮等其他田間常用藥劑都處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
對策建議:在褐飛虱防治過程中,遷出區和遷入區之間,同一地區的上下代之間,應交替、輪換使用不同作用機制、無交互抗性的殺蟲劑,避免連續、單一用藥。
建議各稻區停止使用吡蟲啉、噻蟲嗪、噻嗪酮防治褐飛虱;嚴格限制吡蚜酮防治褐飛虱的使用次數,每季水稻*使用1次;交替輪換使用烯啶蟲胺、三氟苯嘧啶、氟啶蟲胺腈等藥劑,延緩其抗性繼續發展。
白背飛虱
目前監測地區白背飛虱所有種群對噻嗪酮、毒死蜱等藥劑處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對新煙堿類藥劑吡蟲啉、噻蟲嗪處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
對策建議:鑒于白背飛虱和褐飛虱通常混合發生,且目前褐飛虱已對噻嗪酮產生高水平抗性,建議各稻區暫停使用噻嗪酮防治白背飛虱,延緩其抗性繼續發展。考慮到新煙堿類藥劑對白背飛虱的毒力依然很高,在田間稻飛虱種群以白背飛虱為主時,可使用氟啶蟲胺腈、烯啶蟲胺、噻蟲嗪、呋蟲胺等藥劑。
灰飛虱
目前監測地區灰飛虱所有種群對新煙堿類噻蟲嗪、烯啶蟲胺以及吡啶甲亞胺類吡蚜酮等藥劑處于敏感狀態;對有機磷類藥劑毒死蜱處于中等水平抗性。
對策建議:今后應繼續限制毒死蜱的使用次數,在水稻生長后期當灰飛虱與褐飛虱混合發生時,不宜使用吡蟲啉、噻蟲嗪進行防治。
二化螟
浙江、江西、湖南等省部分地區種群對氯蟲苯甲酰胺、阿維菌素處于高水平抗性,對毒死蜱、三唑磷處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與2017年監測結果相比,二化螟對氯蟲苯甲酰胺抗性倍數增加幅度較大,浙江瑞安、江西上高、湖南攸縣種群抗性倍數增加都在10倍以上,達到高水平抗性。
當前阿維菌素在浙江、江西、湖南等省一些地區作為二化螟防控主打藥劑,為保證防效,常超劑量、多次使用,致使抗性快速上升,應引起各地農業部門高度關注。
對策建議:二化螟種群對殺蟲劑抗性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因此要分區治理,在高水平抗性地區停止使用氯蟲苯甲酰胺、阿維菌素、三唑磷,在中等抗性以下地區繼續限制氯蟲苯甲酰胺、阿維菌素、三唑磷、毒死蜱等藥劑使用次數,輪換使用乙基多殺菌素、雙酰肼類藥劑,避免二化螟連續多個世代接觸同一作用機理的藥劑。
同時,在采取低茬收割、深水滅蛹、性誘控殺等非化學防控措施的基礎上,改變施藥方式,采用秧苗藥劑處理技術來早期防控二化螟,減少大田期施藥次數和劑量。
稗草
江蘇、安徽、江西、湖南4省大部分稻區的稗草對五氟磺草胺、二氯喹啉酸抗性頻率較高。其中,湖南省益陽市資陽區芷湖口鎮種群對五氟磺草胺的抗性倍數*,甚至達到萬倍以上,江西省南昌市五星鎮對二氯喹啉酸種群抗性倍數*。
對策建議:建議在抗性倍數>100倍地區停止使用五氟磺草胺、二氯喹啉酸,在100倍>抗性倍數>10倍地區嚴格限制五氟磺草胺、二氯喹啉酸使用次數,輪換使用氰氟草酯等其他不同作用機理的除草劑。
同時,加強氰氟草酯合理用藥宣傳,推薦稗草2-3葉期用藥,杜絕推遲用藥的錯誤習慣,一季水稻只使用*,嚴格按標簽推薦劑量使用,以延緩抗藥性發展。
麥蚜
與2017年監測結果相比,麥長管蚜、禾谷縊管蚜對吡蟲啉、氟啶蟲胺腈抗性倍數增加了1-2倍。目前監測地區麥長管蚜、禾谷縊管蚜對吡蟲啉、氟啶蟲胺腈處于敏感至中等水平抗性;對啶蟲脒、氧化樂果、抗蚜威等藥劑處于敏感狀態。
對策建議:建議在麥蚜產生抗性地區嚴格限制新煙堿類藥劑吡蟲啉、氟啶蟲胺腈使用次數,輪換使用抗蚜威、氧化樂果、高效氯氰菊酯等不同作用機理藥劑,延緩麥蚜抗性的發展。
赤霉病
從江蘇、安徽、湖北等8省12個縣市的抗性檢測結果表明,赤霉病菌對多菌靈抗性主要發生在江蘇、安徽兩省,河南、山西、陜西省也有監測到,說明抗多菌靈赤霉病菌群體處于發展和蔓延態勢。
對策建議:建議在多菌靈抗性嚴重的地區停止使用多菌靈,提倡輪換使用氰烯菌酯、戊唑醇等不同作用機理藥劑,嚴格限制每類藥劑的使用次數。
加強小麥赤霉病菌對多菌靈、戊唑醇抗性監測,評估使用多菌靈、戊唑醇防治小麥赤霉病及其毒素的潛在風險,研究小麥赤霉病菌抗性管理技術策略。
麥田雜草
播娘蒿在5省13個縣市對苯磺隆抗性頻率為89.6%,河北、河南省抗性頻率*,達到*。薺菜在4省9個縣市對苯磺隆抗性頻率為66.7%,河南省抗性頻率*,達到*。菵草在3省8個縣市對炔草酯抗性頻率為96.3%,江蘇、湖北兩省抗性頻率較高;對甲基二磺隆抗性頻率為37.0%,江蘇省抗性頻率*,達到62.5%。
對策建議:加強對麥田雜草抗藥性檢測,根據抗藥性檢測結果輪換使用不同作用機理除草劑,延緩麥田雜草抗藥性繼續發展。
推廣冬前除草劑處理,減輕春季莖葉處理雜草的壓力。重視麥田水肥管理,提高小麥自身與雜草的競爭力。
棉鈴蟲
華北棉區棉鈴蟲種群對擬除蟲菊酯類藥劑三氟氯氰菊酯處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特別是河北邱縣、河南安陽、山東陽谷、夏津種群產生高水平抗性;長江流域棉區棉鈴蟲種群處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新疆棉區棉鈴蟲種群處于敏感狀態。
對策建議:應重點在華北棉區開展棉鈴蟲抗藥性治理,在高水平抗性地區停止使用擬除蟲菊酯類藥劑防治棉鈴蟲,延緩其抗性繼續上升;限制有機磷類、大環內酯類藥劑使用次數(每季棉花生長期使用1次),可交替輪換使用多殺菌素、氯蟲苯甲酰胺和茚蟲威等不同作用機理的藥劑,延緩其抗藥性繼續發展。
棉蚜
棉蚜抗藥性發展速度較快,對目前田間常用藥劑均產生了抗性,特別是對擬除蟲菊酯類、新煙堿類藥劑的抗性水平較高。目前監測地區棉蚜所有種群對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吡蟲啉等藥劑處于高水平抗性;對丁硫克百威處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對滅多威處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
對策建議:鑒于棉蚜已成為抗藥性嚴重和難以治理的害蟲之一,建議在農業生產中停止使用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吡蟲啉等藥劑,選擇氟啶蟲胺腈、滅多威等不同作用機理藥劑進行防治,同時采用綜合抗性管理措施,以保證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小菜蛾
目前我國長三角蔬菜產區小菜蛾種群對氯蟲苯甲酰胺、茚蟲威、蟲螨腈產生了中等至高水平抗性,華北蔬菜產區小菜蛾種群則處于敏感至中等水平抗性。
對策建議:長三角蔬菜產區應繼續嚴格限制其使用次數,每季蔬菜使用次數不超過1次,避免小菜蛾種群連續多世代接觸同一作用機理的藥劑,可交替輪換使用乙基多殺菌素、多殺菌素、丁醚脲等不同作用機理藥劑。同時,在華北蔬菜產區加強對小菜蛾的抗藥性監測。
甜菜夜蛾
上海奉賢和崇明、湖北黃陂、廣東白云甜菜夜蛾種群對雙酰胺類藥劑氯蟲苯甲酰胺處于高水平抗性,其中上海奉賢種群抗性倍數*,達到2554倍;對茚蟲威處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對昆蟲生長調節劑類藥劑甲氧蟲酰肼處于低至中等水平抗性;對大環內酯類藥劑多殺菌素處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
對策建議:在長三角、華南蔬菜產區,建議調整用藥策略,停止使用氯蟲苯甲酰胺防治甜菜夜蛾,嚴格控制甲氧蟲酰肼、茚蟲威、多殺菌素等藥劑在甜菜夜蛾防治中的使用次數,每季蔬菜使用次數不超過1次,并注意不同作用機理間藥劑的交替輪換使用。
煙粉虱
湖北、湖南等華中蔬菜產區煙粉虱種群對雙酰胺類溴氰蟲酰胺、昆蟲生長調節劑類吡丙醚、季酮酸類螺蟲乙酯等藥劑均處于高水平抗性;北京、天津、山西、山東等華北蔬菜產區煙粉虱種群對溴氰蟲酰胺處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對吡丙醚、螺蟲乙酯等藥劑處于中等水平抗性。與2017年監測結果相比,煙粉虱對溴氰蟲酰胺、吡丙醚、螺蟲乙酯抗性倍數增加了1-3倍。
對策建議:鑒于華中地區煙粉虱抗藥性較高的特點,湖北、湖南蔬菜產區應停止使用溴氰蟲酰胺、吡丙醚、螺蟲乙酯等抗性上升的藥劑,輪換使用氟啶蟲胺腈、呋蟲胺等具有不同作用機理的藥劑防治煙粉虱。
西花薊馬
目前監測地區西花薊馬種群對乙基多殺菌素產生高水平抗性,對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多殺菌素處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對蟲螨腈處于中等水平抗性,對高效氯氰菊酯、噻蟲嗪處于敏感狀態。
對策建議:建議在西花薊馬高水平抗性蔬菜產區停止使用乙基多殺菌素、多殺菌素、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防治西花薊馬,輪換選用蟲螨腈、高效氯氰菊酯、噻蟲嗪等不同作用機理藥劑防治西花薊馬,延緩其抗藥性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