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頂梁柱”的丈夫突然倒下,妻子扛起重擔將風雨飄搖的家從貧困線上一點點拉回。類似于瓊中婦女劉麗香的故事,近年來在海南鄉村振興的征途中并不鮮見。她們生兒育女、相夫教子,同男人們一起參與到農業經濟生產和鄉村活動中,更在面對困境時展現出異乎尋常的堅強,成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一支強大的“巾幗力量”。
如何更好地發揮婦女的正向價值?而今已成為鄉村振興、農村治理進程的議題之一。自2018年5月起,海南把開展“鄉村振興巾幗行動”作為新時代農村婦女工作的重要載體,引導廣大農村婦女爭當鄉村振興的推動者、踐行者,激發她們脫貧致富、建功鄉村的巨大熱情,讓婦女在鄉村振興中釋放出無限的“她能量”。
鄉村經濟振興“領頭羊”
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農村大量青年勞動力涌入城市,婦女與老人、兒童一起,成為留守鄉村的三大人群之一。這些“留守婦女”承擔了大部分的農業生產工作,既是扶貧的對象,更是脫貧的主體。
如果能喚醒廣大貧困農村女性的主體意識,“留守婦女”無疑將成為鄉村振興中的一支生力軍。
依托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婦聯組織,海南成立各級婦聯巾幗宣講隊,面向基層婦女群眾廣泛宣傳黨的鄉村振興方針政策,幫助婦女及時了解、掌握和運用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同時利用婦女和社會教育陣地,采取集中授課、科技下鄉、組織觀摩、舉辦生產實用技術培訓、講座和“婦女夜校”等方式提升農村婦女的科學素質和創業就業技能,不斷激發廣大農村婦女投身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培育出一批農村脫貧致富女能人。
白沙“80后”女大學生韋麗梅回鄉加入電商扶貧隊伍,通過農村淘寶為村民銷售蜂蜜、秀珍菇、地瓜、筍干等農產品;瓊中鴨坡女青年蔡曉玲創辦合作社,解決村里農產品銷售渠道單一難題;瓊海婦女陳玉芳在家門口的農家樂當領班,接待游客助力發展鄉村旅游……
從鄉村振興的享有者、受益者變身為推動者、建設者,越來越多的婦女發揮產業引領作用,在帶動村民尤其是其他婦女共同脫貧致富的同時,也讓自己在奮斗中得到滿滿獲得感。
參與基層民主自治
喚醒農村婦女的主體意識,關鍵還在于讓她們獲得與其作用相匹配的參與權,讓她們在基層治理中有參與感和獲得感。
在城鄉社區積極推動建立婦女議事會制度的同時,海南省婦聯指導海口市秀英區婦聯、澄邁縣婦聯、樂東大安鎮加巴村婦聯等基層婦聯組織利用“婦女之家”開展婦女議事活動,進一步促進婦女群眾參與基層民主自治,保障其參與村務和表達訴求的權利。
廣場舞如何組建?征地拆遷如何推進?*美家庭怎么評?由政治素質高、群眾基礎好、熱心婦女事業、有較高威信和影響力的婦女群眾代表和村婦聯執委組成婦女議事會,如今海口市秀英區長流鎮16個村婦聯緊扣婦女群眾的“共鳴點”,圍繞*扶貧、社會文明大行動、征地拆遷、婦兒維權、尋找*美家庭、廣場舞隊組建等開展具體議事,通過增能賦權調動婦女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
讓廣大婦女掌握“話語權”,關鍵在于展現其參與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作用。以普及法律知識、提高農村婦女法治觀念為切入點,全省各級婦聯組織動員農村婦女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讓“巾幗力量”成為維護家庭與社會和諧的“穩定劑”。
相較于男性,婦女更擅長于傾聽,在處理村莊事務、鄰里糾紛時具有顯著的性別優勢。如今在三亞,一支“巾幗維權行動女律師服務團”和5支“巾幗愛心調解隊”相繼成立,充分發揮了婦女在村莊治理和鄉村振興中的獨特優勢。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