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被壓榨成白砂糖,經過深加工可變成單晶冰糖、多晶冰糖、紅糖等高端產品;甘蔗渣可以制漿造紙、生產環保餐具制品;廢糖蜜可生產高活性干酵母、焦糖色素;黑糖泥制成生物肥返育甘蔗地,甘蔗葉處理后用于生物質發電,蔗梢可以制作飼料養牛養羊。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根甘蔗通過多條產業鏈就這樣被“榨干吃盡”。
來賓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管委會副主任于先哲介紹,經過近兩年時間的創建,產業園內一片“蔗海”,縱橫交錯的園區路網、現代化的加工廠房,擦亮了來賓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字號”的金字招牌。目前,產業園共有糖產品深加工企業5家,蔗渣制漿企業2家,造紙深加工企業15家,生物提純類企業4家,生物質發電廠1家,糖食品加工企業3家等,逐步形成糖產品深加工、蔗渣制漿、造紙生產、生物提純“一條龍”的來賓特色循環經濟產業鏈。
在甘蔗主導產業的帶動下,產業園其他關聯產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烘干、脫粒、卸倉、裝車、運輸……產業園2000畝富硒水稻種植基地一派豐收景象。基地負責人鐘明浚說,園內基地按照綠色農產品種植標準,冬種油菜還田,全部施用有機肥,全程管理采用機械化和病蟲害防控統防統治。
點開手機APP,瀏覽農作物*近更新數據、查看天氣狀況、了解植物吸收水分情況,這是“90后”水肥管理員韋華婷每天要做的工作。韋華婷已經在產業園內海升晚熟柑橘種植基地工作了兩年,“智能化設備的應用,極大地解放了人力。”像韋華婷一樣的農業管理員還有十余名,他們通過“智慧農業”APP,每天可從容管理3500畝柑橘園。
“2018年以來,我們引進正大集團、海升集團等*農業龍頭企業9個,引入資金100多億元,建設一批國內*規模化種養基地,在產業結構調整、全產業鏈打造和綠色生態循環發展等方面走在全自治區乃至全國前列。”于先哲說。
產業園創建過程中尤為注重農民利益聯結機制創新,探索建立“二次聯動價分紅模式”“保價回購模式”“返聘農民務工模式”等利益聯結模式,讓群眾充分分享創建紅利。2018年產業園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50元,比興賓區高32.7%,比來賓市高38.4%。
村民嚴有對被產業園長福村富硒水稻基地聘用為田間管理員,如今享受“專業農民”的待遇。他說,自己每年能拿到土地流轉金5000多元,在基地務工每月還能拿到3000多元。
海升柑橘種植基地總經理石建峰介紹說,海升集團帶動周邊鄉鎮和農民發展60萬畝的現代化柑橘果園,并通過土地流轉等形式為核心區群眾帶來每年土地租金收入300余萬元;農民返聘到企業務工人均月收入2000余元,群眾收入大大提高。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