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剛剛過去的一年,舒蘭市被評為“中國生態稻米之鄉”;平安鎮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國家農業產業強鎮示范鎮;新安水庫獲評*水利風景區;上營鎮馬鞍嶺村被評為2018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這一系列榮譽和獎項,正是舒蘭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所取得成果的體現。
農業強 現代農業水平提升
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半山區的舒蘭市地處北緯43至44度世界水稻黃金種植帶,水稻種植環境*,是國家重點商品糧生產基地,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和產糧大縣,國家認定的綠色水稻生產基地,全國單季水稻生產大縣,已成為東北大米中的“白金名片”。
驅車來到舒蘭溪河鎮吉米糧食有限公司高標準水稻種植基地,映入記者眼簾的是一整塊(180余公頃)平整的高標準農田,“國家可持續發展先行先試區”幾個大字格外醒目。可以想象,夏秋時節,稻香遍野,玻璃棧道下鮮花朵朵,稻田間鴨鳴蟹游,以神農氏為形象的稻草人旁眾多游客駐足拍照。
“自2006年種植水稻以來,從單純的有機水稻種植到2018年‘稻鴨稻魚稻蟹’共生,種植水稻面積從30公頃擴大到180公頃。如今,每年可產有機水稻900噸左右。除水稻銷售500多萬元外,去年引進的魚、鴨、蟹更是賣了20余萬元,增加了額外收入。”談到未來發展,吉米糧食有限公司總經理蔡雪滿臉洋溢著自信的微笑,“今年我們舉辦了舒蘭市插秧節,并被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設為教學研究基地。未來,我們還將擴大合作社成員,增加流轉土地面積,陸續拓展旅游項目,建設美食一條街,打造現代農業觀光綜合體,讓游客在學習、觀賞水稻種植的同時享受吃住玩一條龍服務。”
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國家農業產業強鎮示范鎮的平安鎮永豐高標準水稻種植基地,是集稻米文化展示、倉儲物流、田園觀光為一體的觀光農業。“2018年,我公司建設高標準農田472畝,流轉土地1200畝,種植了200多公頃綠色水稻,通過采用先進灌溉設備和技術,基本達到‘田成方、渠成網、路相通、溝相連、旱能灌、澇能排、土壤肥、無污染’標準,綜合利用稻田空間,節本增效。”永豐米業負責人曹洪峰說。
2018年,舒蘭市新建高標準農田8.9萬畝、全國綠色食品(水稻)標準化生產基地27萬畝、林特產業基地1.2萬畝,規模經營面積達到44萬畝,建立了舒蘭大米內部品控標準和舒蘭特產質量追溯平臺。
農村美 生態宜居環境改善
近幾年,舒蘭市在農業現代化高速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也得到進一步改善。在森林生態環境方面,加大推進清收還林力度,積極推進森林生態修復、打擊涉林違法犯罪行為、防治林業病蟲害、科技護林、森林防火等措施,使森林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目前,舒蘭市森林覆蓋率是52.3%,遠遠高于清收還林以前的47.9%和目前全省平均森林覆蓋率42%。
自河長制全面實施以來,舒蘭市迅速成立了由黨政主要領導任雙組長,水利、環保、住建等部門一把手為成員的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了河長制辦公室,確定了市、鄉、村各級河長314名,先后配備18名河道警長、453名河道保潔員、262名黨員志愿者,累計開展巡河7500余次。采取“塊塊管理、條條指導、一級抓一級”的辦法,實行網格化管理,強化部門協同聯動,聯合專項檢查5次,織密了縱橫交錯的治理網,實現河內水生態與岸上環境同步治理的效果。
“我每天都在河邊巡查,以前村民習慣往河里亂扔垃圾,現在,村民看到河水這么清澈,環境、空氣這么好,都開始自覺維護起來。”舒蘭市平安鎮雙河村村級河長尤雙印說。
2018年11月26日,國家水利部公布了第18批*水利風景區,舒蘭市新安水庫成功入選,成為繼亮甲山水庫和沙河水庫之后該市第3個*水利風景區。
為讓舒蘭變得更加宜居,去年,他們新建、續建路橋工程13項,改造支巷路87條;建設農村公路159公里,改造危橋34座,吉荒高速公路全線通車;改造城市棚戶區面積4.6萬平方米;實現了行政村垃圾收儲運全覆蓋,綠化美化道路389公里,綠化村屯72個……
農民富 旅游助推農民增收
“來到吉林雪鄉二合小村莊,
起伏的群山呦,夢中的地方,
白色的房子呦,火紅的燈籠上梁,
世外桃源是咱二合的天堂
……
如果人間有天堂,那我告訴你,
天堂就是二合雪鄉的模樣。”
一進入舒蘭市上營鎮二合雪鄉,層層疊疊的白雪堆積,一座座“雪屋”錯落有致,火紅的燈籠高高掛起,仿佛進入雪花綻放的童話世界,配上喜慶歡快的東北二人轉,引得游人紛至沓來。
走在村中,記者被鴻悅農家院內雪地里一片金色和黃澄澄的玉米棒拼成的豐收字樣和七彩風車長廊所吸引。一進屋內,飯菜香氣四溢,7張桌子座無虛席,“這是我第二次來,這回帶著全家一起來玩,又吃到了正宗的東北農家飯。”來自上海的客人圍坐在炕邊對記者說。
“以前一直在西安服裝廠打工,和老人孩子兩地分居,聽說村里要發展旅游,我趕忙回來在自己家開起了農家樂。飯菜都是我自己做,房間也是我清掃,一季度能盈利6萬左右,再加上平時種地、賣山野菜,一年總收入能達到10多萬元。”談起現在的生活,老板何翠華滿臉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工作之余,何翠華更是一名才女,愛好用寫作、攝影、音樂記錄每*的美好生活并發到網上,獲得上萬粉絲的閱讀和轉載。
“為進一步提升景區承載能力,完善景區功能,2018年我們新引入了威虎山寨、二合小劇場、煙具博物館、相機博物館、主題郵局、藍精靈雪堡印記、冰雪夢幻世界、探秘雪谷穿越、酒吧、咖啡廳等多個特色旅游項目。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打造優質‘二合雪鄉’品牌,實現由‘單季游’向‘四季游’過渡,‘單色游’向‘多彩游’轉型發展。”舒蘭市旅游文化產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鳳艷說。
如今,屯里開起了30余家農家樂,日可接待5000人次,容納400余人住宿、1300人同時就餐。據舒蘭市旅投公司初步統計,自今年1月4日舒蘭市第三屆“凈土稻心”冰雪節開幕以來,二合雪鄉已累計接待游客8萬多人,旅游收入達1000余萬元。
產業瞄準了方向,鼓了農民的錢袋子,靚了鄉村的“面子”和“里子”,更走上了振興發展的路子。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