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委、市政府正式印發《北京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將把握首都“大城市小農業”“大京郊小城區”的市情和鄉村發展規律,重點謀劃推動人才、土地、產業、治理、規劃實施等方面的改革創新。
《規劃》多處提及旅游,這既是北京出臺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五年規劃,也是未來五年北京鄉村旅游發展的“指引”。
描繪“施工圖”因地制宜推進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央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對于北京這個超大型城市而言,鄉村振興戰略同樣是一項帶有全局性、系統性的戰略工程,十分重要。
“以鄉村振興為目標,要堅持規劃先行,樹立城鄉融合、多規合一理念,在通盤考慮土地利用、產業發展、生態保護、農民意愿等方面的基礎上,編制鄉村振興地方規劃和重點項目專項規劃,健全規劃落實評估制度。”中國人民大學休閑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田童說。
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教授劉敏表示,規劃對于鄉村旅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規劃可以全面了解和系統分析鄉村旅游的資源基礎,實現本地居民、管理者、規劃者、產業從業者等多方利益相關者的觀點表達和發展思考碰撞,實現鄉村地區資源與市場的對接、宣傳與營銷的對接、項目與功能的統籌,從而促進鄉村區域的全面振興。
“鄉村旅游發展,規劃先行,這是非常明確的思路。”奇創全域旅游與鄉村振興事業部助理總經理王巖提到,規劃是鄉村旅游發展的戰略綱領與行動指南,是承接國家政策到實現戰略落地的橋梁和紐帶。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往往因為認知水平和角色定位的不同,導致對同一問題產生不同看法,容易形成意見分歧,影響決策的有效推進,而《規劃》通過專業系統的編制,整合多方需求和見解,能形成有效發展共識。
《規劃》提到,順應村莊發展規律和演變趨勢,綜合考慮現狀區位、村莊規模、服務功能、建設形態等因素,分類施策,穩中求進,支持不同的村莊發展模式,不搞一刀切。根據區位條件、功能定位、發展方向,《規劃》將鄉村空間劃分為城鎮建設區、生態保護紅線區、鄉村風貌區三類地區,引導鄉村空間和功能合理布局,并明確分區域、分類推進鄉村發展,優化鄉村空間和村莊布局,打造集中連片的美麗鄉村風景線。
“不同地區、不同發展階段的村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因地制宜、因時而異、循序漸進,不能盲目超前發展。一些地區,往往由于資金、技術、人才等因素,造成規劃落實被‘打折’,從而導致規劃效果與規劃初心差之千里,不得不面臨‘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的尷尬境地。”田童說。
制造“興奮點”注重農民受益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田童提到,鄉村產業振興,不僅依賴農業主業興,更需要農村百業旺。
記者注意到,《規劃》把“產業融合強農”作為產業振興的重要抓手。鼓勵農業生產和村莊建設用地復合利用,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農業教育、農業科普、農事體驗等產業,拓展土地使用功能。發揮村集體經濟組織統籌功能,進一步規范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行為,鼓勵發展與鄉村旅游相結合的多種形式的融合性產業。
“相對于城市,鄉村發展傳統產業有一系列的產業落地劣勢,但從旅游產業而言,恰恰成為優勢。”王巖表示,鄉村旅游不僅僅是“吃農家菜、住農家屋、干農家活、享農家樂”,除此之外,還大有文章可做,比如發展精致農業、休閑農業,創出新的附加價值。通過發展旅游,開發農業農村生態資源和鄉村民俗文化,促進農業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增收鏈拓寬,可以帶動農民增收、農村發展、農業升級。
“《規劃》中*讓我關注的措施是農民受益,包括增收和就業等方面。”王巖說,《規劃》對農民增收和就業方面都有了指導部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一規劃任務的提出,將從根本上解決農村低收入群體的脫貧問題。通過鄉村振興,產業興旺,對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農戶強化產業和就業幫扶,讓百姓能夠共享產業發展的實惠,有效幫助他們增加收入。
注重“落腳點”提交振興答卷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培育星級民俗旅游村240個,星級民俗旅游戶5588戶、鄉村旅游特色業態741家,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多個村有組織地盤活閑置農宅,培育了一批精品民宿,帶動集體和農民增收,京郊旅游正在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從曾經管理無序、服務單一的傳統農家樂,到如今標準統一、服務多樣的精品鄉村旅游,北京市正在打開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全新局面。此次《規劃》更是清晰地描繪出一幅美麗的鄉村風景線。如何讓鄉村旅游的相關規劃從藍圖變為現實?這份《規劃》里也有答案。
《規劃》提到,將在鄉村環境整治、綠色有機農業整體品牌打造和鄉村旅游品質提檔升級上重點突破。未來將研究編制鄉村公路路網、遠郊區客運樞紐站建設等專項規劃并推進實施。結合農村道路建設,完善鄉村慢行交通系統,打造特色騎行線路、綠色步道。積極支持有條件的傳統村落、民俗村等鄉村特色旅游區域開通鄉村旅游客運線路。
王巖建議,鄉村旅游的相關規劃從藍圖變為現實,要在規劃時想好戰略層面的三個關鍵問題:一是資金保障,即資本市場、金融機構與鄉村振興的戰略結合;二是用地保障,即釋放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紅利,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土地要素城鄉平等交換機制,加快釋放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紅利;三是組織保障,即既強調政府組織保障,也強調市場化的智力、技術、管理下鄉通道暢通。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深化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推動旅游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引導民俗民宿旅游規范發展,優化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政策環境,完善京郊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市場監管力度,促進低收入農戶增收及低收入村發展,為北京書寫一份鄉村振興的優異答卷打下堅實基礎。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