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和田地區力爭培育新型職業農民800名以上,培養農村實用人才500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300名,以帶動農村發展、農民增收。
在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建設中,“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已成為新疆農村推進產業振興中的重要組合。
近年來,新疆積極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組織等經營主體流轉。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時值早春,天山南北不少農民已擼起袖子,謀劃春暖花開時如何播下希望的種子。
學用科技
放飛致富夢想
策勒縣達瑪溝鄉古勒鐵日干村村民麥麥提敏·圖爾遜是一名熱衷于學科技、用科技的現代青年農場主。
從2005年種植3畝紅棗到現在種植300畝紅棗,麥麥提敏的收獲里少不了科技的力量。這些年來,村里組織的農業技術培訓,他一節課都沒有落下。春節前,借來烏魯木齊市開會的機會,他把實踐中遇到的幾個農業技術問題又梳理了一遍,向約好的自治區農技專家請教。“趁現在還沒進入農忙,我要通過參加培訓和外出觀摩等方式,抓住一切學習機會,掌握紅棗科學種植管理技術。”2月28日,麥麥提敏對記者說。
麥麥提敏還告訴記者,古勒鐵日干村人均耕地只有1.5畝,以前只種傳統農作物,是典型的深度貧困村。近年來,古勒鐵日干村村民依靠黨的好政策,大力發展林果業,實現了持續增收。同時,村里大力發展庭院經濟,村民的增收渠道拓寬了,收入增加了。
記者了解到,2019年,和田地區計劃培育新型職業農民800名以上,培養農村實用人才500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300名,以帶動農村發展、農民增收。
精細生產
產品價格更高
在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建設中,“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已成為新疆農村推進產業振興中的重要組合。
2018年,福海縣闊克阿尕什鄉也斯克庫木村村民靠枸杞種植、牛羊育肥和發展旅游業實現增收,人均純收入突破1.5萬元。
“還是這個村,還是這些地,和以前相比,我們的生活更有奔頭了,大家在家門口就有事干,都有錢賺。”2月9日,也斯克庫木村枸杞種植帶頭人魏國防說。
2017年,在當地政府的推動下,魏國防等部分村民開始嘗試種植枸杞,并取得了成功。后來,在“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引導、幫助下,他們成立合作社,上馬枸杞精深加工項目,實現了線上線下銷售。
2018年,也斯克庫木村及周邊鄉村枸杞種植面積迅速增加到4000余畝,產品遠銷疆內外。以前粗放式生產,每公斤枸杞賣三四十元,現在精細化生產、包裝精美、多渠道銷售,每公斤枸杞賣到八九十元,這讓魏國防有了2019年成立企業、做大品牌、壯大產業的想法。
眼下,阿勒泰地區冰天雪地,但像魏國防這樣產業發展有目標、增收致富有門路的農民,已經在合作社會議室、實驗田里忙碌了起來。
流轉土地
帶動更多人致富
近年來,新疆積極引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組織等經營主體流轉。
春節期間,沙雅縣大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們互相拜年時,討論的卻是整修農機具、加工滴灌帶、篩選種子、補齊肥料、測量土地等迫在眉睫的工作。
“加入合作社的農民,已經從*初的幾人增加到現在的40多人,合作社的農機數量也從*初的幾臺增加到現在的30余臺,還不斷有農民把土地流轉到合作社。”大欣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馬占明說。
馬占明和哥哥馬占英、好友鮮新明等原來都是村里的棉花種植大戶,他們抓住鄉村振興的機遇,于2017年底成立合作社,帶動更多農民拓寬致富路。
“春耕時,我們用自帶升降和折疊犁耙的大馬力拖拉機耕地,用加裝GPS設備的播種機播種棉花;夏天,我們用農用無人機噴灑農藥;秋天,我們用大型采棉機采收棉花……”馬占明的言語之中透著自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