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省委一號文件《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落實的意見》近日印發。
這是2004年以來,四川省委、省政府連續第16年以省委一號文件形式部署“三農”工作。
“2018年四川省基本完成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制度設計,搭建起了‘四梁八柱’,2019年的重點工作是如何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落實,所以今年的一號文件干貨滿滿。”省委農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的省委一號文件有哪些干貨呢?記者為您提前打探了相關內容。
2019年省委一號文件共7部分33條。《意見》提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硬任務;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堅決打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仗;加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確保四川糧食安全;以發展現代農業園區為抓手,擦亮農業大省金字招牌;堅持以農民增收為中心,促進農民全面發展;深化農村改革,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機制;建立健全保障機制,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見效。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確保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硬任務
《意見》提出要狠抓脫貧攻堅重點任務落實,集中全力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建立完善穩定脫貧長效機制。
2019年實現50萬貧困人口脫貧、1482個貧困村退出、31個貧困縣摘帽,藏區貧困縣全部摘帽;到2020年全面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實現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加大對貧困發生率高于20%的深度貧困村脫貧攻堅幫扶力度,推動建設成都·大涼山農特產品加工貿易園區,建好成阿、甘眉、成甘、德阿、佛涼等飛地園區;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銜接,將已摘帽的貧困縣優先納入鄉村振興戰略支持范圍。
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堅決打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仗
《意見》提出要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大行動”,推動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推動農村“五網”建設提檔升級,加強鄉村生態環境保護,全面編制縣域鄉村振興規劃。
2019年建成“美麗四川·宜居鄉村”達標村1.5萬個,50%以上的行政村具備生活污水處理能力,實現農村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達70%以上,行政村公共廁所全覆蓋。落實縣級黨委、政府統籌推進鄉村規劃編制與實施的主體責任,分類確定重點鎮、一般鄉鎮和重點村、一般村,優先建設重點鎮和重點村,加強鄉村風貌整體管控,引導農民參與規劃編制,培養專業鄉村規劃隊伍,組織動員社會力量開展規劃服務。強化鄉村振興規劃執行監管。
加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 確保四川糧食安全
《意見》提出要優先保障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積極推進農業科技創新。
2019年完成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區4620萬畝地塊劃定任務,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9000萬畝以上,總產量穩定在700億斤左右,集中連片建設200萬畝糧油綠色高質高效示范區,抓好46個產油大縣建設,打造成都平原、川中丘陵、川東北雙低油菜產業帶;2019年和2020年每年建成高標準農田400萬畝以上;加快建設成都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鼓勵農業科研院所、高等學校、農技推廣部門、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聯合建設產業技術研究院、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和試驗示范基地。
以發展現代農業園區為抓手 擦亮農業大省金字招牌
《意見》提出要高標準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加快推進生豬產業轉型升級,突出培育壯大“川字號”特色產業,加快推進農業先導性產業發展,進一步擴大農業開放合作,加快推進數字農業發展。
落實《四川省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考評激勵方案》,圍繞現代農業園區發展建設農產品優質生產基地,出臺現代農業園區星級管理辦法,落實激勵補助政策,嚴格實行動態考核管理;制定川茶、川薯等優勢特色產業五年推進方案,編制四川省特色農產品名錄,實施“川字號”農產品優質生產基地建設行動,重點支持配套一批集采收整理、篩選分級、清洗通風、冷藏保鮮、烘干包裝等于一體的初加工設施設備;制定現代種業、現代農業物質裝備、烘干冷鏈物流等先導性產業五年推進方案;開拓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為重點的農產品境外市場,引進國外先進農業技術、品種、裝備和人才,提高農業利用外資規模和水平;推進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開展數字農業園區建設試點。
堅持以農民增收為中心 促進農民全面發展
《意見》提出要多措并舉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推進返鄉下鄉人員創業,扎實做好服務農民工工作,探索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制度,發展鄉村文化和社會事業。
引導返鄉農民工和農業企業到鄉村建設基地、發展產業;到2020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萬元,鼓勵支持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復員轉業退役軍人等返鄉下鄉領辦創辦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按規定享受小微企業扶持政策;按規定開展省級返鄉下鄉創業明星、創業實體評選表揚活動;在百萬人口的農業大縣統一設置農民工服務保障機構;注重在*農民工中培養選拔村干部。啟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遴選工作;啟動開展職業農民職稱評定試點。
深化農村改革 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機制
《意見》提出要深入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立鄉村聚人氣的體制機制,創新鄉村發展投融資體制,建立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到2020年基本完成“房地一體”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建立全省統一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信息發布中心;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把扶持普通農戶發展家庭農場作為優先任務;鼓勵縣級政府通過縣級國有農業投資公司、縣供銷合作社或其他主體,牽頭成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合會;建立縣級青年公職人員到鄉村掛職制度,探索縣、鄉新進公職人員到農村開展定期服務制度;全面向貧困村、軟弱渙散村和集體經濟空殼村派出*書記,并向鄉村振興任務重的村拓展;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設立鄉村振興發展基金。
建立健全保障機制 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見效
《意見》提出要加強黨委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領導,落實農業農村發展“四個優先”,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鄉村治理,強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考評激勵。
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研究制定四川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建立“三農”工作干部隊伍培養、配備、管理、使用機制,落實關愛激勵政策,地方政府債券資金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推進村務公開民主,指導農村普遍制定或修訂村規民約,研究制定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績考核辦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考評激勵辦法,每年命名一批鄉村振興先進縣、先進鄉鎮、示范村。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