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網Agronet農業博物館】在兩千余年封建歷史中,“農本商末”觀念一直是中國傳統經濟思想主調,主張重視農業、以農為本,那么中國古代農業到底有多發達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1.中國早期原始農業距今一萬年左右,是世界農業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國家。五谷在商周時期已經種植,明代引進了玉米和蕃薯,清代前期種植經濟作物已很普遍。
2.精耕細作是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特點,也是中國古代農業長期居于*地位的關鍵因素。
3.生產方式:經歷了原始社會的刀耕火種、石器鋤耕(也叫耜耕)、青銅農具到封建社會的鐵犁牛耕的演變。
4.中國古代農業的耕作方式經歷了集體勞作到個體農耕的變化。
5.耕作制度:兩漢時以一年一熟為主;宋朝后,江南出現一年兩熟和一年三熟制。
6春秋時期芍陂的修筑,連接了淮水和長江流域的運河;戰國時期修鄭國渠和都江堰;秦朝筑靈渠溝通湘水和漓水;隋唐時期開鑿大運河;唐朝設專職官員管理水利事業,各地興修的水利超過六朝的總和;北宋王安石變法推行農田水利法,興修水利工程一萬多處。水利工程建設,直接關系到農業生產的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