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抓好特色產業發展,筑穩產業基礎。以貧困戶為主體,培訓新型職業農民,激發內生動力,形成可持續的‘造血機制’;把貧困人口的素質教育、技能培訓常態化,努力提高貧困地區人口素質,培養脫貧致富帶頭人,樹立致富典型和標兵,發揮榜樣的示范和激勵作用。做好產業發展保障,加大小額貸款、普惠保險等金融*扶貧力度,切實解決貧困農民在脫貧路上的后顧之憂。”全國政協委員、中天金融集團董事長羅玉平對我們表示。
羅玉平稱,不妨以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為核心的“三變”思想成立平臺公司,盤活農村“沉睡資源”。在“三產”融合方面,導入“公司+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形成了緊密的利益聯結和共享機制。通過選品種、引技術、抓培訓、注資金、建工廠、創品牌、拓市場、促銷售等多種方式,做大做強農旅產業,解決貧困村產業增效、農民增收問題。而醫療幫扶、教育培訓、保險扶貧等措施,可以提高貧困村社會保障水平,解除貧困農戶后顧之憂。
為此,羅玉平建議,按照“組織相加、工作相融、黨建統領、統戰引領、發展共贏”的原則,將基層黨組織、統戰組織、社會組織等組織建設作為“動力主軸”,以“組織鏈”引領帶動“產業鏈”、“工作鏈”和“服務鏈”。在組織、宣傳、統戰等部門和社會組織之間建立有效的協調溝通機制,形成工作合力,推動各方共同開展多樣化的扶貧方式,扶心、扶志、扶智。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