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黃山農村“三變”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圖)
黃山農村“三變”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圖)
農業網   時間:2019/3/11 10:27:00  來源:黃山日報  閱讀數:376

鄉村振興

  安徽省黃山徽州區在深化農村改革中,堅持以促進資源聚集、推動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目標,大力推進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工作,激活農村發展要素,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和脫貧攻堅步伐,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以前自個種地沒幾個錢的,現在加盟合作社了,地還是我的,不僅能在家門口打工賺錢,而且合作社經營好了,還有股份分紅,真是太好了。”近日,巖寺鎮虹光村村民方起元在流轉后的農田里忙著清溝瀝水,干勁十足的他笑呵呵地對我們說。虹光村作為安徽省黃山徽州區農村“三變”改革試點村之一,去年5月,在初步清理村集體道路、塘庫等資源性、經營性資產的基礎上,對外積極尋求合作經營實體,通過“經營實體+農戶+集體”等股份合作模式與悠悠豬保種場開展股份合作,成立了悠悠種植合作社,96戶村民按照入股掙“股金”、入社就業掙“薪金”、年底分紅掙“現金”的模式,流轉入股土地122.44畝。悠悠種植合作社成立后,通過綠色蔬菜的規模化、規范化、產業化生產營銷,實現了土地的增值。截至去年底,虹光村村集體獲得購買管理服務收入3萬元,入股村民每畝獲得保底分紅500元,村民務工收入12萬元,入股收益6萬余元。“入股的土地大都是水田旱地,將這些土地實行基地化生產管理,起初投資成本大,所以去年合作社只是取得初步效益,盈利還不多。”悠悠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李劍光告訴我們,“不過我們很有信心,今年我們將按照‘田園風光+體驗采摘’的農旅發展路子,爭取多盈利多分紅,回應入股村民的關切。”

  土地入股推動了虹光村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引領農民實現從“耕者有其田”向“耕者有其股”的轉變,拓寬了增收渠道。而安徽省黃山徽州區另一個農村“三變”改革試點村西溪南鎮西溪南村,則采取資金入股經營實體,通過“以錢生錢”方法,助力貧困戶*脫貧。去年,村里以財政扶貧資金30萬元作為股資與黃山豐樂谷生態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簽訂股份合作協議,其中規定,無論公司盈虧,村里每年分紅18000元。年終,村里將分紅收益全部分配給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戶和鞏固提升戶分別獲得分紅500元和200元。“資金入股合作,激活和放大資金使用效益,不僅豐樂谷公司有機稻米的生產迎來豐收,而且我們也實現了‘*性’投入,‘持續性’增收,貧困戶長期受益,做到真扶貧、扶真貧。”西溪南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吳永杰如是說。

  去年,安徽省黃山徽州區實施了18個村(居)“三變”改革試點工作,制定出臺了《安徽省黃山徽州區推進“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工作的實施方案》,把推進農村“三變”改革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增強農村發展動能、加快脫貧攻堅步伐的有力抓手,以股權為紐帶,將農村自然資源、存量資產、人力資本作為股份,與龍頭企業、經濟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聯產聯業,形成規模效應、集聚效應,實現多方受益、長遠發展。按照“政府引導、先行先試、以點帶面、統籌推進”的思路和“清產核資、確權確股、培育主體、合股經營、收益分配”五個步驟,到去年底,共清理出資金4817.23萬元,資產46926.4萬元,資源42.65萬畝;全區18個試點村(居)共計入股土地1143.4畝,入股資金2274.2萬元,入股農戶1162戶、分紅108.07萬元,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今年,安徽省黃山徽州區將全面推開農村三變改革,按照“覆蓋全面、類型多樣”的總要求,在繼續摸清可變資源資產資金存量的同時,對有經營性資產的村通過實施股份合作制改革,將經營性資產折股量化到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占有、收益等權能,增加集體分配收入。同時發展新的經營主體,根據產業發展項目,采取內引外聯、扶持培育等方式,引入一批規模大、實力強、信譽好的龍頭企業、合作社等,作為承接“三變”改革的經營主體。在此基礎上,在群眾自愿的前提下,推動農民以土地、資金、技術等入股經營主體。預計到今年底,安徽省黃山徽州區將全部完成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革任務,完成“三變”改革村(居)達38個,明年將實現全區48個村(居)“三變”改革全覆蓋。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jtt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