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云南省政府發起,聯合云南省農行、京東共同打造的政企金農項目,為多方聯動的高質量*扶貧塑造了新范本。據了解,該項目借助京東企業業務的數字化技術能力和渠道資源優勢,將以往對云南省內扶貧農戶農產品的定向收購、銷售到*后扶貧資金的撥付等環節全面線上化,除了為貧困地區農產品開辟線上銷售通道,同時也為扶貧資金的*、高效發放提供信用背書。自去年10月上線至今,采購交易額已突破兩千萬。
高起點扶貧:京東企業業務打通農產品銷售
云南是全國*的有機蔬菜、水果生產產地,從政企金農項目具體運營模式來看,是由云南省政府指定農貿公司向貧困農戶收購農產品,農貿公司會將收購農產品在京東扶貧采購平臺上線,之后通過線上渠道銷售給食品加工工廠、超市等。此舉徹底打通了農產品從收購到采購銷售的全過程,并以高質量企業用戶保證了銷售渠道。未來該平臺還將由目前的半封閉企業采購模式,向京東平臺整體個人消費開放,為云南高原農產品打開更大的銷售空間。
這本質上也是“扶貧方法論”的升級。不僅僅停留在幫扶層面的*扶貧,而是通過京東企業業務數字化技術搭建從采購到銷售的完整農產品供應鏈體系,一改高原農產品山高地遠、“好東西賣不出去”,和農戶缺乏品牌化運營經驗、“好東西賣不上價”的局面。
2016年初,京東積極響應扶貧號召,踐行電商*扶貧戰略。而此次京東聯手云南走出的*扶貧新路子,是探索“科技+互聯網+高原農產品”扶貧模式的又*創新,有助于以多方參與的扶貧協作體系實現優勢互補,更有力地解決產業扶貧全鏈路中的痛點,進而以助農為圓心畫出更大的“扶貧同心圓”。
高質量扶貧:金融扶貧再*推動“造血”
扶貧工作貴在*,重在*。京東企業業務優勢能力及資源的輸入,在將云南扶貧農產品傳統線下銷售的行為實現全部線上化,同時實現全程數據記錄,為云南省政府及農行給農貿公司進行扶貧貸款撥付提供了重要依據,極大提升了扶貧資金的撥付和使用效率,確保各環節數據信息的真實、高效流動。
每一筆在京東完成的農產品采購交易,都將記錄在農戶交易和信用數據庫,這些數據將有助于政府及農行及時、*了解農戶銷售情況,為信用評級和貸款評定提供技術服務與數據支持。創新性實現農行貸款與政府補貼與農戶銷售數據打通,不僅使得農戶補貼、農業貸款的資金去向更加透明,更加速了云南省政企金農合作的全流程數字化管理,合力推進“造血”式扶貧的落地,將*落到實處。
在政企金農的聯動扶貧模式下,企業以品牌打造助力產業升級、創業就業助力富民增收、科技賦能助力深度參與、物流布局助力渠道暢通、金融支持助力服務保障、公益創新助力社會聯動等多重助力手段,大大激活了貧困地區的“造血”能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