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下旬,農業農村部在北京召開2019年農業農村人才工作座談會提到,我國以新型職業農民為主體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正不斷壯大——目前全國農村實用人才總量突破了2000萬,其中新型職業農民超過1500萬,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脫貧戰略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型職業農民,這個詞語是不是*次見到?
農村實用人才是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服務、做出貢獻、起到示范和帶頭作用的農村勞動者。農村實用人才一般分為新型職業農民、技能帶動型人才、社會服務型人才三大類。
比如:種植能手、養殖能手、家畜飼養員、熱帶作物生產工、農業機械服務人員、農村經紀人等都屬于新型職業農民。
在農業領域,培養農村實用人才的主要任務就是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浙江這方面做的怎么樣?
2018年,浙江以“農民大學、農民學院、農民學校、田間學校和實訓基地”為主陣地的農民培訓體系更加健全,全年培訓農村實用人才18萬人、培育新型職業農民2萬人,3人獲“全國百名杰出新型職業農民”;率先開展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定,已評定104名。
3個實訓基地被認定為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范基地,省級實訓基地29個,農民田間學校343個,54個縣(市、區)實施部級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部級示范縣數量增加到2017年的2倍。
構建隊伍體系
浙江通過深入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著力培養一批善于經營、精于管理、勇于創新、能夠帶領群眾致富的復合型人才。
浙江農林大學、浙江大學、省農廣校和溫州、麗水農民學院采用培訓引導、跟蹤指導、創業幫扶等創新培養模式,開展“師帶徒”“導師制”式產業帶頭人培育試點。
在麗水、衢州等低收入農戶集中地區實施“扶貧致富帶頭人培育工程”,從扶貧致富帶頭人的篩選、入庫、培育入手,有針對性的開展來料加工、農村電商、農業新技術和新品種推廣等培訓,幫扶效果顯著。
創新模式
浙江按照“明確對象,優化內容,創新方式,規范認定,加強扶持”的思路,*對接產業發展,突出重點,強化特色,大幅度提高新型職業農民培養的*性。
創新“理論教學+導師指導+基地實踐”培訓模式
充分發揮實訓基地和田間學校的作用,將農業生產實踐教育與農時季節緊密結合起來,使農民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于生產實踐,促進學用結合。
在新型職業農民*研修班中,圍繞產業流程、農作物周期,以導師制的形式開展小班化教學,設立糧油、梨、藍莓、茶葉、食用菌、休閑農業、紅茶制作等7個主題研修班,并為學員提供后續跟蹤服務。創新“圓桌論壇+現場直播”培訓新模式
在省級“農創客”培訓中,每期圍繞主題開展圓桌論壇,學員提出問題,導師理清思路,從政策到技術,從財務到法律,從管理到營銷等,為學員答疑解惑。同時,論壇采取現場直播的形式廣而告之,讓更多的農業從業者參與到培訓中來。
以賽促學,打造技能型職業農民隊伍
近年來,浙江每年舉辦全省農業職業技能大賽,磨煉“技”、培育“能”。2018年舉辦了7個項目的技能大賽,來自全省11個地市的104名選手獲獎,20名被授予“浙江省技術能手”稱號,6名被授予“浙江金藍領”稱號。
下一步,浙江將推進職業農民為主體的農村實用人才評價體系建設。建立以業績為依據,以品德、知識、能力為要素的農村實用人才分類評價指標體系。
同時,推進新型職業農民資格證書和農民專業技術職稱等證書制度同涉農優惠扶持政策相結合,推進農業行業的產業扶持政策與人才培養的有機銜接,使持證人才在農業項目、科技示范、土地流轉和貸款融資等方面享受優惠政策。
新型職業農民證書
*后,我們走進部分浙江新型職業農民的生活,看看他們“新”在哪方面,又“精”于何領域——
饒勝男于2013年12月成立衢州市衢江區淘果園家庭農場。淘果園現在配套有農產品展示廳、餐廳、住宿、會議室、多功能廳,已經發展成一個集休閑采摘觀光旅游為一體的復合型農場,在農業圈及本地區域內已建立一定的品牌效應。
郁勤飛是義烏市央平果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自 1998 年從事農業生產承包經營以來,積累了豐富的種植技術和農產品營銷經驗。他在省內團結和帶領了以義烏、慈溪、浦江三地為主的380多戶葡萄、甜瓜、草莓等種植戶,幫助解決種植技術上的難題,同時,協助農戶連續多年實現畝產值萬元的目標。
鄭洪廣是杭州市級農村實用人才、農民*技師。2000年創建了杭州玉渚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玉渚農業”已成為集栽培示范、種苗繁育、品牌經營、技術服務、培訓教學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經營主體。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