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里,油菜薹是帶點苦味的。但日前,記者在湖南省常德市農科院澧縣金羅鎮油菜薹示范基地,現場見證了湘潭市搜農坊社區生鮮網購平臺的50多名游客現場采摘油菜薹的場景,心里深受震撼,油菜薹的清香甘甜從此揮之不去。此后又多次參加市農科院的油菜薹品嘗活動,心里漸漸產生了依賴,似乎*沒有油菜薹便吃不下飯。3月6日,記者來到常德市農科院澧縣小渡口鎮仁和村百畝油菜薹基地,現場感受油菜薹產業給村民們帶來的可喜變化。
種植油菜薹 讓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
3月6日一大早,雨后的仁和村有點泥濘。油菜薹田間的溝里,積了一指深的水,春寒料峭。十多位村民正忙著采摘油菜薹。鮮嫩的油菜薹用筐子裝得整整齊齊,運往長沙蔬菜市場。一車油菜薹重約4000公斤,可以收入1萬多元。
“去年9月底開始,我種了100畝油菜薹,每畝純收入有4000多元,大大超出預期!”基地負責人曾凡浩介紹。
曾凡浩是仁和村村民,今年25歲,年紀輕輕的他一直在外做銷售。去年下半年,他聽親戚說油苔928、油苔929是個好東西,便邀同學劉歡一起流轉土地100畝,種起了油菜薹。
油菜薹種子由市農科院免費提供,種植技術由常德市農科院專家負責,采摘請村里的大叔大嬸們幫忙,曾凡浩和劉歡主要負責分揀裝箱、運輸,跑市場。去年11月開始,主薹開始采摘,*早的一批已經采了四茬,錢都裝到兜里了?,F在是第二批遲一點播種的油菜薹,可以一直采摘到4月初。采摘期每天有上萬元的收入進口袋,這讓兩個小伙子樂開了花。
去冬今春,白菜薹、紅菜薹抽薹慢。油菜薹耐低溫,油苔928、油苔929嫩脆、肉厚,口感清甜,清香味濃,市場價格一路走俏,批發價每公斤*賣到了11元。因為市場走俏,曾凡浩60多歲的外婆顏克秀都來幫外孫打工摘菜薹。“每天100元工資,摘油菜薹又不累。”顏克秀開心地說。
村民喬云跟著種了6畝地的油菜薹,去年9月底播種,12月中旬開始采薹,主薹采了*,側薹采了3次,每畝純收入有3000多元,這讓他嘗到了甜頭,準備下半年接著種。
歷經五年選育 終獲市場認可
常德市農科院院長符建法介紹,油菜薹新品種開發是該院進行油菜多功能利用研究取得的新突破。經過5年的努力,目前已選育出優質早熟油菜薹新品種油苔928、油苔929,這兩個油菜薹新品種都具有生育期早、品質優、營養價值高、商品性好等特點,適合多種烹飪方式,受到市場普遍歡迎。
以油苔929為例,8月底播種后45天左右便開始采薹上市,相比傳統油菜上市早80天左右,實現蔬菜淡季供應。
油菜多功能利用研究由常德市農科院總農藝師朱傳霞負責,是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十三五”重點研究內容之一,目的是解決油菜種植效益問題,調動農民種植油菜的積極性。主要內容包括篩選適宜蔬菜食用的低纖維素,菜薹產量高、商品性好、春節前采收的油菜薹專用新品種,研究適宜菜薹和后期菜籽產量兼顧的油蔬綜合利用技術。
優質早熟油菜薹新品種的應用,突破了傳統的單一種植綠肥-水稻模式或薹油兩用模式,可實現南方長江流域多種栽培模式的無縫對接。油菜薹先摘薹作菜用,花期觀花旅游后作綠肥或收青飼料或收籽,達到油菜多功能利用的有機結合,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實現科技轉化 讓更多人受益
“市農科院油菜薹項目建設亮點突出,成效顯著,為我市油菜產業可持續發展拓展了一個新途徑,今后可重點進行油菜薹標準化基地建設,打造油菜薹品牌,提升我市油菜產業發展水平。”前不久,常德市科技局負責人現場參觀油菜薹基地后,對油菜薹產業這樣評價。
近年來,常德市農科院積極開展油菜薹新品種、新技術的示范與推廣。2018年,開展油菜薹高產高效、綠色高效、綠色安全等關鍵技術示范,示范面積達5000余畝,涵蓋全省14個市州、部分外省市。
常德市農科院充分利用現有媒體、網絡優勢,通過建立油菜薹栽培技術微信指導群、田間地頭現場指導、發放技術資料、召開技術培訓會等多種形式進行油菜薹栽培技術培訓,做到出現問題及時處理,栽培技術達到全方位的覆蓋,解決示范戶的后顧之憂。
目前,該院正在石門東山峰開展油菜薹高山栽培試驗,實現油菜薹周年供應;與鄭太有機農場合作,開展有機油菜薹栽培技術研究、進行油菜薹有機認證、打造優質油菜薹有機品牌,為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的油菜薹。
油菜薹采收季節,農業部門還將組織開展“院士邀您吃油菜薹”活動,邀請湘菜大師主勺、院士站臺,請百名嘉賓免費品嘗油菜薹。通過油菜花節、鄉村旅游等平臺,開展油菜薹現場采摘、現場品鑒等活動,加大油菜薹新品種的宣傳力度,助推油菜薹產業的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