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南省奶業振興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旨在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努力把奶業發展成為河南省食品工業的支柱產業,把該省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乳品生產和加工基地,實現由奶業大省向奶業強省跨越。
《計劃》提出,到2020年,該省奶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升,300頭以上規模養殖比重達到80%以上,奶類產量達到300萬噸。產業布局更加優化,奶業生產與生態協同發展,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0%以上。糧改飼面積不斷擴大,優質飼草基地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乳品加工能力穩步提升,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消費信心顯著增強,乳品消費明顯增長。到2025年,奶類產量達到500萬噸,培育產值超百億元乳品加工企業1家、超50億元企業3家以上。實現奶牛養殖規模化、標準化,全面構建現代奶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和質量安全體系,在奶源基地、產品加工、乳品質量和產業競爭力等方面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計劃》明確了該省要推進優質奶源基地建設、加大優質飼草料生產供應、完善良種繁育體系、培育乳品龍頭企業、提升科技支撐能力、保障乳品質量安全、加強乳制品消費引導等7個重點任務。
根據《計劃》,該省要繼續推進沿黃區域綠色奶業示范帶建設,兼顧以商丘、南陽為重點的傳統區和以駐馬店為重點的潛力區,加快形成“一帶三片”產業布局。推進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新鄉、焦作、南陽、商丘、駐馬店、濟源等10個主產市和蘭考、武陟、鄧州、正陽等30個重點縣奶業發展。在西峽、內鄉、淅川、嵩縣、宜陽、伊川、盧氏、澠池、蘭考和獲嘉10個縣大力發展奶山羊養殖,培育新的奶業增長點。積極培育奶業大縣(存欄奶牛1萬頭以上、奶山羊3萬只以上)。到2020年,全省奶業大縣發展到15個;到2025年,達到30個以上。
以黃河灘區為重點,實施“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發展苜蓿等優質牧草;在蘭考、封丘等縣沿黃灘區和洛寧、社旗等豫西、豫南淺山丘陵區的23個縣,積極穩妥發展構樹、蛋白桑種植,建設80萬畝優質飼草料基地。到2020年,全省培育具有一定規模的優質牧草產業示范園區30個以上,全省糧改飼面積達到300萬畝,有機飼草料生產基地發展到5萬畝以上。
《計劃》還提出,實施奶牛群體遺傳改良計劃,完善良種繁育體系,力爭用3到5年時間選育10萬頭育種基礎母牛群、1萬頭種質母牛群,加快奶牛生物育種步伐。設立奶牛育種重大科技專項,持續開展奶牛單產提升行動,到2020年,全省奶牛平均單產達到8噸以上;到2025年,達到9噸以上。
《計劃》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推進奶業振興的重要意義,強化組織領導,建立推進奶業振興聯席會議制度,明確各成員單位職責任務,協調解決推進奶業振興重大問題。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對奶業大縣和有機飼草料基地建設給予獎補。將符合條件的奶業發展項目納入農業生產發展、重大科技專項等資金支持范圍。支持有條件的乳品企業上市融資。
同時,構建公平市場秩序,支持乳品企業開展質量安全承諾活動和誠信文化建設,建立企業誠信檔案,推動現有信用平臺信息共享。建立乳品企業“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形成市場性、行業性約束和懲戒。加強復原乳標識管理,將不落實標識制度的企業列入失信企業名單。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