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州市農委駐田園農貿市場檢測室內,上海青、長豆角、菠菜、荷蘭豆……檢測員正在對抽取的*批次菜品進行農殘檢測。
“為了保證食品安全,在終端銷售前,我們每天還要對市場上的農產品再進行抽檢。”檢測員范俊玲介紹稱,由于其檢測電腦跟市農委聯網,檢測的數據直接發往市農委數據庫里和市場的大屏上,誰也改不了。如果檢測到不合格的產品,檢測員會通知商戶對產品進行下架,并立即銷毀。
“俺家的菜就有*被檢測到不合格,市場管理人員當著俺的面,把那超標的100斤上海青剁碎,然后直接扔垃圾箱里了。”市場商戶黃大姐說起上次自家店農殘超標事件仍后怕,“本來以為市場上天天檢測是鬧著玩的,沒想到是來真的”。
在市場中每個攤位旁,都有一個二維碼,用微信掃描后就會進入攤位溯源系統。在該系統內,食品安全監管人、攤位各種證照、攤位各種菜品檢測結果和時間、進貨來源以及監管人員的姓名和電話等信息一目了然。
該市場食品安全員李曉陽稱,“溯源系統的好處是一旦產品出了問題,可以*時間找到源頭進行銷毀,防止危害擴散,我們的溯源系統和檢測室自2017年9月份市場開業就有了。”
目前,鄭州市政府在全市各大商超和農貿市場均配置有檢測室和專門的檢測人員,已經建立起包括縣區抽檢、各大農貿市場抽檢和市局抽檢的食用農產品抽檢三級網絡。
萬邦檢測員正對市場上抽檢的農產品進行深度檢測
去年,全市流通領域食用農產品監督抽檢2.1萬批次,不合格200批次。“對于抽檢不合格的食用農產品,我們拒之于市場門外,并協調有關部門,追根溯源,及時銷毀,確保不合格食用農產品遠離我們的餐桌。”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稱。
此外,在2018年5月召開的鄭州市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市場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工作現場會上,全市推行信息化溯源系統,要求全市農貿市場3年內全部實現信息化管理。
鄭州市長王新偉也明晰了未來奮斗方向:鄭州今年將進一步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村污染防治,做優做強都市生態農業,建設環城都市生態農業10萬畝、濕地農業1萬畝、綠色標準化可追溯“菜籃子”1萬畝。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