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12日在“部長通道”上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組建自然資源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生態保護和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值得關注。為此,記者采訪了黑龍江省自然資源廳。
記者了解到,黑龍江省嚴格執行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全省耕地連續17年實現占補平衡有余。落實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91.9萬畝,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作用越來越堅實穩固。在全國率先出臺了保護區內礦權退出及處置意見,簽訂退出礦權協議89個,避除生態紅線礦業權582個。關閉注銷小煤礦367個,對1570個砂石土礦進行了分類排查整改。聯合農業農村部門對15404個違法違規大棚房分類整改4626個,恢復耕地2604畝。
2019年,黑龍江省將啟動編制全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做好大小興安嶺、張廣才嶺、老爺嶺、完達山脈等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和生態修復,實施小興安嶺——三江平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建立生態修復治理恢復基金,研究吸引社會資金參與生態修復項目的政策措施,推進國土綜合整治、礦山環境治理等生態修復工程,探索多元化、市場化的生態治理新模式。制定完善生態修復管理制度和技術規范。深入開展自然保護區內礦權清理退出專項行動,確保2020年全面完成礦權退出工作。加大閑置土地和批而未供土地清理力度,完成國家要求的處置任務,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