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春茶即將熱熱鬧鬧上場了,茶人們又即將迎來一場“大考”。
這場大考,考的不僅是我們的鑒茶水平,還將考驗我們的辨茶水準;不僅關乎我們的味蕾體驗,還關乎我們實實在在的錢袋子。
總之,一句話,見證我們“火眼金睛”、“巧舌如簧”的時刻到了。
1、以貌取茶
現實生活中,顏值高往往近水樓臺先得月,長得好看更具先天優勢。
很多人買茶時,常常“見色忘利”,喜歡以貌取茶。譬如:買綠茶專挑越嫩綠越好;買金駿眉專挑越黃越好……等等。
品相固然重要,但品相好不等于內質一定好,我們不能“以偏概全”。
有些茶品相雖然存在瑕疵,譬如:一些野生茶,因為少了人工干預,免不了被蟲咬,茶葉長得不夠壯碩,大小也并不規整,但精制后野茶的品質優異性就呈現出來了。
所以,買茶時*能夠全面考察茶葉的形、色、香、味等多項因素后,進行綜合評定,不能以貌取茶。
2、就高不就低
有些人買茶就更神了,直接看價格,認為“貴有貴的道理,便宜有便宜的理由”。既然我看不懂,那直接就高不就低,買個高價茶算了。
那豈不是成了冤大頭!
譬如:同樣是武夷巖茶,有人賣6800元,有人卻賣1600元,還有人只要600元。可能6800元的品質與1600元的品質實際上相差無幾,只是因為出身不同而已。
所以,市場價并不等同于品質。
我們買茶的目的就在于能夠依靠自己對于茶的認知,發現茶葉真正的價值,并剔除掉其中的水分,既買到適合自己口味的茶,又能盡量少花錢,達到物美價廉的效果。
3、唯品牌論
很多人買茶就看品牌,唯品牌*。
平心而論,品牌茶的優點不言而喻,品質管控比較到位、工藝水平不會太差、產品包裝比較上檔次……
但是,我們別忘了真正“高手在民間”。同樣,真正“好茶在民間”。
筆者一直以來秉持這樣的觀點,真正的好茶一定不是規模化、工業化的產物,而是個性化、小批量的精制化產品。而且基于茶葉的天然屬性,真正的好茶是可遇不可求。
所以,真想買點真正意義上的好茶,那還是別把眼光只盯在品牌茶上,而應該從源頭入手,放在真正的原產地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