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邊學邊干 草叢里種出“紅寶貝”
邊學邊干 草叢里種出“紅寶貝”
農業網   時間:2019/3/15 14:25:00  來源:四川農村日報  閱讀數:373

  3月,雷波的田野里開滿了金燦燦的油菜花。一排排白色的地膜,與金黃色的油菜田遙相呼應。
  
  “你看,明天就可以采摘了。”3月9日,筆者走進雷波縣錦城鎮柳口村五組,業主劉益紅輕輕揭開薄膜,翻開稻草,里面露出一個個可愛的寶貝疙瘩——赤紅菇。
  
  拜師學藝 準備試種
  
  2018年5月,劉益紅了解到宜賓市九州油茶有限公司推出一種菌類,叫赤紅菇,顏色鮮紅,特別漂亮。他想,既然宜賓可以種,那么氣候差不多的雷波,應該也可以種。于是,劉益紅一行10余人,直奔宜賓市九州油茶有限公司登門拜訪,九州公司把他們帶到基地去參觀。在聽了公司的介紹,并品嘗了赤紅菇之后,劉益紅覺得這個味兒實在是太鮮啦!既生態,又有市場,應該能掙錢。
  
  回到家后,劉益紅開始平整土地,等到玉米快收成的時候,就開始準備基料。基料需玉米稈、玉米芯、大豆稈、米糠等,經過七天發酵,劉益紅種下了赤紅菇。
  
  九州油茶有限公司為方便提供技術指導,為這一批學員建了一個微信群。在這個群里,一起去學習過的朋友們都先后曬出自己的“戰果”,劉益紅急紅了眼。“學習的時候,老師都說我很認真,每*配料也很*,可為什么他們的都出菇了,我的還沒有動靜呢?”
  
  劉益紅隨即就問技術員是怎么回事?技術員告訴他,雷波現在太冷了,溫度太低導致無法出菇,你得在上面加一層薄膜。
  
  劉益紅馬上到街上買來薄膜為他的菌床蓋上,10天過后,一個個小菇探出了頭。
  
  銷售困難 大膽嘗試
  
  1月25日,赤紅菇終于可以出售了。劉益紅特地趕了個早,把他的赤紅菇帶到市場,他想:這么好的東西,肯定會好賣。
  
  “這是什么菌兒喲,顏色這么鮮艷?”
  
  “是呀,都沒見過,會不會有毒啊?”
  
  時間一點點過去了,可依然沒有人肯買他的赤紅菇,這可怎么辦才好?
  
  “這種蘑菇是可以生吃的。為了打消大家的顧慮,我為何不生吃一把?”于是,他趁圍觀的人多了,就準備生吃赤紅菇,可是剛要到嘴邊時,卻被一大媽拉住了:“小伙子,你別這樣,你看你這么年輕,待會吃了中毒身亡了,你的父母妻兒可咋辦呀?”劉益紅對大媽說:“大媽,沒事的,我吃過的。”大媽半信半疑,可依然不松開手,無奈,劉益紅只好用另一只手將赤紅菇送進嘴里,并且還吃得津津有味。
  
  即使這樣,人們也只是對他的赤紅菇感到好奇,真正買的寥寥無幾。
  
  劉益紅回到家后,有人告訴他,他生吃赤紅菇的一幕被人拍成“抖音”發在網上了,一時之間成了網紅,創下了13.8萬的點擊量,網友的評論更是閃亮了眼——
  
  “抖友們,明天假如他不更新了,就遭定了。”
  
  “醫院WiFi好不好?”
  
  “蘑菇都不能生吃,你這個賣家也太會秀了。”
  
  打開市場 擴大規模
  
  第二天,劉益紅依然帶著他的赤紅菇來到市場上,一下子就被大家認出來了。大家看著他健健康康地站在這里,這才相信他的赤紅菇沒毒,于是爭相購買,不一會兒,十來斤赤紅菇就賣完了。劉益紅發了一條“抖音”:“我還在,但抖友們千萬別模仿,安全到能生吃的蘑菇,僅限于我種植的,千萬別模仿,中毒了可不好。”
  
  就這樣,在消除了大家的顧慮后,回頭客越來越多,到柳口村體驗采摘的人也越來越多。
  
  “種植赤紅菇一畝投資在8000元左右,出菇量2000—2500斤,一斤賣20—30元,扣除成本,一畝可以掙5萬元左右。”劉益紅說,他想擴大規模,現在通過微信、抖音銷售,自己的貨供不應求,他想把柳口村的村民都帶動起來種植赤紅菇,“一人富,不是富;家家富,才是富啊。”
  
  劉益紅種赤紅菇的消息,被錦城鎮人大主席張松知曉了。張松到他的基地察看這個產業是否值得推廣。實地察看后,張松覺得這是一個可行的項目,而且采用無公害種植,將來可以成立一個合作社,帶領更多的村民致富奔小康。
  
  “我的赤紅菇現在已進入了雷波的酒店,我想讓更多的人能嘗到我種出的赤紅菇,也希望赤紅菇如雷波清茶、竹筍、莼菜一樣,成為雷波縣的一大特色農產品。”劉益紅說。
  
  看著采摘過后的菌床上,一個個赤紅菇又如雨后春筍一樣不停地往上冒,劉益紅的夢想也越來越燦爛了……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uhaona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