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讓更多農村貧困人口有機會接受中等職業教育。對具有勞動能力并愿意學習技能的農村貧困人口,有針對性地免費開展就業技能培訓,讓貧困人口掌握一種以上謀生手段或技能手藝,促進轉移就業。
青州市各鎮(街道、區)成立社區教育中心,按全市總人口1%的比例,分期分類對經濟貧困人員進行廣泛培訓,2015年以來組織培訓240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彌河鎮、王墳鎮依托鎮上設立的農民畫室,通過邀請畫院專家、以老帶新等方式,采取“一月一培訓”“一鎮一培訓”等措施,對貧困群眾開展了“以點帶線、由線及面”的階梯式培訓,現已成功售出畫作1000多幅,平均售價580元;黃樓街道、彌河鎮采取請“請進來,走出去”的模式,請專家到地頭現場授課,或者組織貧困勞動力到大型花卉龍頭企業考察學習,將花卉種植技術傳授給花農,已培養初中級花卉專業人才368名、花卉種植能手188名。
同時,青州通過開展電商培訓,引導花卉種植戶加入淘寶等互聯網購物平臺,目前已有“多肉植物后花園”等46家店鋪進駐淘寶商城,成功帶動100多名青年實現就業,平均日成交4600多筆,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入,讓群眾實實在在嘗到了甜頭。
青州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利用山東省民族中等職業學校,成立青州市公共實訓中心,面向農民群眾,提高培訓效果,促進就業脫貧。擴大職業學校招生規模,免除中職學生學費,落實中職學校貧困生資助政策,按不低于學生數10%的標準,每人每年補助2000元。同時,針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將“雨露計劃”*實施到位,累計投入資金87.9萬元,幫助貧困生完成中專以上職業教育,掌握一項就業技能,切實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去年4月14日,青州中德學院舉行開工奠基儀式,*所國際訂單式高等職業學校將為青州市職業教育發展、有效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注入新活力。
自脫貧攻堅行動開展以來,青州市與貧困群眾意愿相結合,圍繞農村生產實際,開展果樹種植、設施農業培訓,*設置家政服務、電子商務培訓課程,培訓專業與培訓需求相對接,確保培訓實效。2018年,青州市人社局、邵莊鎮政府聯合舉辦的*扶貧技能培訓班,特別邀請了青州市新東方畜牧培訓學校校長荊茂仁對邵莊鎮40名勞動年齡內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員開展現場授課,授課內容包括養雞、養鴨、養豬、養牛等“接地氣”的養殖技能培訓,均與老百姓生產生活息息相關。通過培訓,授之以“漁”,從而實現可持續穩定脫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