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縣地處湟水谷地,轄10鎮5鄉1個街道辦事處,有常住人口46.33萬人,是全省人口大縣、農業大縣,也是全省、全市脫貧攻堅戰的主戰場之一。
回顧2018年脫貧攻堅戰,湟中縣上下一心、眾志成城,緊盯年度脫貧目標和整縣脫貧摘帽總目標,以必勝的決心,立下愚公志,拿出真本領,下足“繡花”功,奏響了一曲決勝脫貧攻堅的凱歌。
經過一年來的奮戰,該縣繼之前的82個貧困村6550戶、21331人脫貧之后,其余的74個貧困村,2404戶、7234人也全部實現脫貧。
優化一個能戰斗的攻堅體系
湟中縣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來抓,在構建能戰斗的攻堅體系上狠下功夫。
他們在向156個貧困村選派156名*書記和313名駐村工作隊員的基礎上,采取縣直機關單位包保非貧困村的舉措,向224個非貧困村選派258名幫扶干部開展相關工作,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提供堅強的力量保障。
同時,著力優化脫貧攻堅作戰指揮體系,在原來縱向建立指揮長、縣級領導、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村兩委及駐村工作隊、幫扶責任人的五級作戰體系基礎上,又橫向設立了產業發展、建設項目管理、資金監管、社會保障、宣傳教育、金融服務、紀律作風監察、扶貧協作等九個部室,構建起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到人”的戰斗體系。
發揮縣級領導“關鍵少數”作用,建立縣級領導包保鄉鎮脫貧攻堅工作制度,靠前指揮、深入一線,督促所包保鄉鎮全面做好脫貧攻堅各項工作。
為保障攻堅戰斗效果,先后召開縣委常委會6次,縣政府常務會及黨組會4次,縣脫貧攻堅指揮部及專題會議19次,及時研究部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同時,壓實脫貧作戰責任,激發廣大扶貧干部苦干實干的動力和熱情。
打造一個能管長效的產業格局
扶貧不僅要實干,還要扶到實處,扶得實惠,真正提高貧困群眾的收入,讓他們的錢袋子鼓起來,*終實現吃穿不愁。
2018年,湟中縣緊緊依托本土特色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多元開展產業扶貧。他們充分利用漢藏藥材、鄉村旅游、設施農業、牲畜養殖等優勢產業,對1214戶、4547名貧困人口進行產業扶持。
一年來,投資4535萬元建成青海漢藏藥材扶貧產業示范園,延伸種植、加工、銷售產業鏈條,示范引領群眾種植漢藏藥材3.43萬畝,輻射帶動周邊550戶貧困戶增收。
在156個貧困村統籌整合扶貧資金7800萬元,建設多巴20兆瓦光伏扶貧電站和大源34.1兆瓦光伏村級聯建扶貧電站,優先扶持村集體經濟零收入的貧困村和無勞動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投資1500萬元,實施土門關鄉上山莊村、田家寨鎮窯洞村等鄉村旅游扶貧項目5個,打造出了一批集旅游觀光、餐飲娛樂、休閑康養于一體的多功能田園旅游綜合體。貧困群眾通過土地流轉、協議用工、入股分紅、資產受益等方式參與產業發展,分享產業效益,輻射帶動1100余戶增收。
目前,湟中縣已構建起園區吸納就業一批,資金扶持發展一批,光伏扶貧兜底一批,入股分紅增收一批,盤活資源收益一批的產業扶貧新格局,實現了貧困村村村有集體經濟收入和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762元的目標。
織密一張堅實的保障網絡
扶貧先扶智,讓孩子享有義務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湟中縣全力做到貧困學生零輟學,對輟學學生開展勸返行動,對貧困學生實行15年免費義務教育,確保每個孩子不因貧輟學。
2018年,全縣共為10498人(次)貧困學生發放助學金1308萬元,實現貧困家庭和城鎮低保家庭學生資助全覆蓋。
另外,為消滅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這只脫貧攻堅路上的“攔路虎”,湟中縣認真落實貧困群眾就診“一免十減十覆蓋”政策,聚指成拳,精心織造合作醫療、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臨時救助、“*扶貧健康保”五道保障網,實現貧困群眾住院醫療費用個人承擔比例不超過10%,全面增強了貧困戶抗風險能力。
俗話說,要富口袋就要先富腦袋。為此,他們建立健全技能培訓和就業扶持相結合的勞動保障機制,使有意愿的勞動力都能參加相應的技能培訓并實現就業、創業。過去一年來,共計培訓建檔立卡貧困戶922人,轉移輸出貧困勞動力1601人,實現勞務性收入1022萬元,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目標。
打造一個人人奮戰的脫貧戰場
眾所周知,要實現讓貧困一去不復返,真正要靠的,就是貧困群眾自身樹立信心、決心,并付諸辛勤的勞動。
近年來,湟中縣始終把思想脫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引導貧困群眾摒棄舊意識,樹立新觀念,激發他們的內生動力。
“脫貧光榮戶”“脫貧致富明星”“五星級文明戶”、勵志愛心超市、思想脫貧宣講進村入戶、微動漫、扶貧公益廣告等一系列舉措,如春風化雨般改變著貧困群眾的思想觀念。今天,“幸福是奮斗出來的”觀念在湟中已深入人心。
同時,制定《湟中縣脫貧攻堅宣傳報道方案》,整合中央、省、市及縣域媒體資源,全方位宣傳湟中脫貧攻堅好經驗、好做法。
他們積極參與電影頻道公益節目“脫貧攻堅戰——星光行動”,邀請黃渤團隊來湟中開展扶貧調研活動,有效宣傳湟中縣脫貧攻堅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吸引社會幫扶力量關注并參與到湟中脫貧攻堅工作中。截至目前,累計落實社會幫扶物資折合人民幣1600余萬元。
另外,深入推進湟中、棲霞東西部扶貧協作,構建五維協作框架,先后投入1500萬元實施正德漢藏藥材加工基地示范項目等5項產業協作項目,帶動4600余名貧困群眾實現增收。
加強與國家住建部定點扶貧對接,投資1570萬元實施田家寨永豐村光伏產業項目、上新莊黑城村脫貧攻堅與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共同締造示范村建設。
繪制一幅貧困村蛻變新畫卷
住房安全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內容。2018年,湟中縣投資5520萬元,為2208戶群眾實施危舊房改造項目,全縣貧困戶危房改造實現全部“清零”。
大力實施易地搬遷項目,整合專項資金7809萬元,實現土門關鄉秋子溝村、上阿卡村335戶農戶“挪窮窩、拔窮根”的夢想。如今,村里的道路、飲水、用電、衛生室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鄉親們的新居寬敞明亮,出門交通順暢便利,大家共享著易地搬遷的美好生活。
一年來,湟中縣整合資金2.93億元著力改善貧困村基礎設施,建成41個高原美麗鄉村。同時,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為49個村硬化村道162.88公里,實施38個貧困村村道整治工程,完成49個村人畜飲水安全、54個村環衛設施建設、49個村標準化村衛生室及16個村村級綜合服務中心維修新建,6個村學前教育設施得到全面改善,25個村建成文化廣場。
至此,湟中縣所有貧困村實現了村村有平整的水泥路、安全的飲用水、標準的衛生室和綜合服務中心……如今,優質的4G信號網絡覆蓋了每一個村落,一幅美麗鄉村新生活的畫面在湟中大地栩栩展開。
快馬加鞭未下鞍,脫貧攻堅戰猶酣。我們看到,經過全縣上下勠力同心的艱苦奮戰,湟中脫貧攻堅的階段性成果已經凸顯。讓我們共同期待,即將唱響的那首勝利凱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