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渝北區興隆鎮牛皇村朝天馬院子,市農業農村委、渝北區政府領導、區住房城鄉建委和興隆鎮的機關干部、村居干部、志愿服務者、保潔員齊聚一堂,手持掃帚、簸箕、鐵鍬,兵分五路對房前屋后、院壩、道路等進行集中清掃。
同日,渝北大盛、興隆、石船、茨竹、統景、大灣、王家、雙鳳橋等涉農鎮街,同步組織“農村清潔日”活動,普遍形成干部下鄉帶動、群眾自覺行動的良好氛圍。
2月14日,渝北洛磧鎮,300余名志愿者對洛磧長江段生活垃圾進行清理,讓該鎮生態環境得到持續優化。
……
據悉,自渝北區全面開展以“三清一改”為主要內容的村莊清潔行動春節戰役以來,“村村戶戶搞衛生”已經成為常態。截至目前,渝北區參與群眾達到16.9萬人次,清理積存或散落垃圾3006噸,清理溝渠660公里,清理廢棄秸稈、農膜及露天堆放農業廢棄物730噸。
以“三清一改”為契機,渝北區正著力實施鄉村振興,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為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做出積極貢獻。
村莊清潔行動掃出新顏值
農村美不美,環境好不好,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事關農村社會文明和諧。
3月10日,春風拂面,萬物勃發。走進渝北興隆鎮牛皇村,一股濃濃的鄉土氣息和勃勃生機撲面而來——各種各樣的花草,把鄉村院落裝扮得充滿活力;整潔干凈的鄉村公路和農家小院,讓人感受到這里就像是一座鄉村公園;挖掘出來的農耕文化,勾起了兒時的鄉愁……
“太棒了,必須點贊!”親眼看見一批批干部下鄉帶頭清理生活垃圾、溝渠槽堰、畜禽養殖糞污等后,渝北興隆鎮牛皇村居民劉先生拍手叫好。他說,經過建設和治理,牛皇村已成為市民踏春賞花的一個好去處,但仍有一些衛生死角大煞風景。而村莊清潔行動的集中攻堅讓牛皇村景更靚,讓居住環境更美了。
86歲老人楊文秀是左鄰右舍眼中的“干凈人”。每天早晨起床后,她干的*件事就是打掃衛生。近段時間以來,楊文秀驚喜地發現,不僅自己愛干凈,村莊清潔行動已轉變為全體村民的集體自覺。如今,整個村莊一片干凈清朗。“看起來人的心情都舒暢很多”!楊文秀說。
“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重要舉措,是踐行群眾路線、提高廣大農民幸福感獲得感的重要抓手,也是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的必然路徑。”渝北區政府相關負責人稱。
據悉,今年年初,渝北區正式啟動了以清理生活垃圾、清理溝渠塘堰、清理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不良習慣為主要內容的“三清一改”村莊清潔行動。僅一個多月時間,該區上下迅速行動,參與群眾達到15.8萬人次,發放倡議書5萬份,出動宣傳車輛351次,廣播媒體宣傳1020次,發放宣傳資料36萬份,開展主題黨日、志愿者行動等其他形式宣傳30余次,全區形成了干部下鄉帶動、群眾自覺行動的良好氛圍,在社會上引起熱烈反響。
“三清一改”讓鄉村近悅遠來
春江浩蕩暫徘徊,又踏層峰望眼開!
為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好生態宜居宜游的美麗鄉村,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渝北區還出臺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實施方案》,以治理農村“臟亂差”環境為突破口,從老百姓身邊事做起,集中力量,廣泛動員農民參與清潔自己的家園,加快打造整潔有序、生態宜居的鄉村環境,助推大美鄉村建設。
該區以“三清一改”為基本內容,大力開展起“五清”、“五亂”及“房前屋后、庭院美化”等專項整治,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清理生活垃圾。大力開展“清柴草、清糞堆、清垃圾、清院落、清溝渠”“五清”以及柴草亂放、糞便亂堆、垃圾亂丟、雞鴨隨養、亂搭亂建“五亂”專項治理活動,重點清理家居庭院、房前屋后、沿村公路和村道等雜草雜物、垃圾等,解決“垃圾山”、“死角垃圾”、“垃圾圍村”等問題,使房屋內外和主要公共區域保持整潔干凈的環境狀態。
清理塘溝。規范生活污水排放,定點傾倒生活污水,不亂排亂放。開展房屋陰陽溝雜物清理,保持通暢干凈,無白色垃圾、無枯草雜樹、泥沙沉積等。加大村內河道疏浚、河溝池塘清淤、水域漂浮垃圾、河岸垃圾、農村污水坑、臭水溝等清理,著力恢復和拓展水域功能、改善水環境。
清理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規范處理畜禽糞污、病死畜禽,加強農業投入品包裝物、農膜的回收利用,嚴格按照規定收集、整齊堆放,安全處置。規范畜禽散養行為,豬、牛、羊等大牲畜應圈養,糞污收集池應設置蓋板,糞污應得到有效處理,不能溢流。雞、鴨、鵝等小家禽應規范養殖,不宜到院壩等公共區域進行散養,鼓勵進行林下養殖,集中圈養,加強散養畜禽糞污的清掃處理。
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不良習慣。培育村民養成“三定三勤三看”生活習慣,即衛生定時打掃、物品定點擺放、畜禽定點飼養,勤洗、勤掃、勤撿,看廚房、看臥室、看廁所干凈與否。從源頭減少垃圾亂丟亂扔、柴草亂堆亂積、農機具亂停亂放、污水亂潑亂倒、墻壁亂涂亂畫、“小廣告”亂貼亂寫、畜禽亂撒亂跑、糞污隨地排放等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現象和不文明行為。加強村規民約制定,設置曝光臺,加強社會輿論監督,提高村民清潔衛生意識。
建章立制“一把掃帚掃到底”
客觀上講,農村環境整治是個老大難問題,“老”在多年陋習,“大”在千家萬戶,“難”在除舊布新。
如何以集中攻堅為契機,真抓實干,建立長效保潔機制,切實有效提升村容村貌?渝北區創新建立了“一把掃帚掃到底”的長效機制。
首先,強化組織領導。成立以分管副區長為組長,區住房城鄉建委、區城管局主要負責人為副組長,區級相關部門分管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統籌安排日常工作。各涉及鎮街建立以主要負責人為組長,分管負責人為副組長的專項行動工作小組,明確人員組織實施“村莊清潔行動”。
其次,充分調動農戶的積極性,加快推動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長效機制。
一是建立完善人員和設施配置制度。各鎮街原則上按各行政村配備3-5名垃圾清運員,每村確定1名村干部兼任環衛監督員,各社配備2名衛生清潔員,配齊保潔隊伍;按每個社配置1-2個垃圾箱、每個垃圾箱配置4-6個垃圾桶、每3-5個村配置1臺收運車,完善人員和配套設施設備。
二是建立完善相關監督檢查制度。建立有效的垃圾清運員、衛生清潔員、環衛監督員管理辦法,明確清運員、清潔員、監督員各自職責;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要與網格化管理制度相結合,充分發揮網格長、網格員的監督作用,對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進一步完善村規民約,明確村民維護村莊環境的責任和義務,實行“門前三包”制度,切實增強農民群眾自覺性和主動性。
三是積極開展文明創建評比活動。大力開展星級文明戶、清潔戶、美麗庭院等創優評比活動,激勵引導農民群眾主動愛護和維護環境衛生,培養良好衛生意識和文明生活習慣。
*后加強督導落實。區住房城鄉建委、區城管局加強對各鎮街的督促指導,定期發布各鎮街工作動態,通報情況進展,指導重點任務有序有效開展。同時,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教育活動,廣泛宣傳動員,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強化經費保障,按照《渝北區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長效管理實施方案(2018-2020年)》實行獎補。
“我們的目標是,以‘清潔村莊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以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突出問題為重點,動員廣大農民群眾,集中力量,開展集中整治,使農村庭院環境和集中居住的公共區域清潔干凈、整治有序,農村長效保潔機制逐步建成,文明村規民約普遍建立,村民清潔衛生文明意識普遍提高,掀起全民關心、農民群眾自覺行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熱潮。全區清潔行動力爭實現‘三個*’,即清潔行動覆蓋農村常住農戶*,農民知曉度達到*,農民參與度達到*。”渝北區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