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近日,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春耕生產現場會暨農業科技下鄉活動在水口街道舉行。記者從惠城區農業局獲悉,今年,全區春播農作物計劃播種面積為21.66萬畝,總體面積與上年持平。目前,早稻育秧基本完成,早稻辦田已陸續開展。春耕所需的化肥、農藥、種子、拋秧盤等農資已基本到位、貨源充足。
在廣東海納農業有限公司萬盧基地記者看到,活動現場一片忙碌,不過在田里勞作的主要是技術人員操作的各種農用機械,包括旋耕機、乘坐式插秧機、水稻穴直播機和智能高速插秧機等。其中,無人駕駛的智能高速插秧機*引人注目。據技術人員介紹,該智能高速插秧機有人工和智能兩種駕駛模式,在智能駕駛模式下,只需一鍵操縱就能自動插秧,還可以自動轉彎。該插秧機一小時能插秧7畝左右,人工則*才能插秧一畝。
當天,惠城區科協、惠城區農技推廣中心、惠城區菜工辦等在活動現場舉行了科技下鄉活動,為農民提供農作物新品種推介、病蟲害防治、施肥技術等服務。
惠城區副區長陳廣文要求,各職能部門要各司其職,做好春耕生產的各項準備工作和服務工作。如農業部門要發揮牽頭部門的協調抓總作用;財政部門要加強對春耕生產的資金支持和服務;水利部門要做好水利灌溉,確保春耕生產用水需求;農技推廣中心、菜工辦等部門要加大對農業科技創新推廣的扶持力度等。同時,要采取多種形式,組織科技人員深入生產*線,把*先進的農業技術推廣到田間地頭,讓農戶享受到優質的科技服務,提高生產效率。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