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作業,每天只能打藥10多畝,植保無人機每天可作業500畝到600畝。我要學好技術,大顯身手。”3月14日,渭南市大荔縣趙渡鎮新建村村民孫勤豫,在參加植保無人機操作手培訓時說。在陜西,像孫勤豫這樣學用無人機的人越來越多。
近兩年,陜西植保無人機擁有量快速增長,作業量不斷增大,植保無人機飛防發展迅速、漸成氣候。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陜西農用植保無人機數量達536架,作業量204.77萬畝次,分別比上年增長183.6%和182%。
植保無人機飛防服務能力越來越強。2018年5月,咸陽市天驕咸飛農機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的植保無人機服務隊,在完成22.6萬畝咸陽市內小麥飛防作業后,奔赴新疆跨區作業,收入超過150萬元。渭南市臨渭區綠盛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開展*植保服務,作業前入地評估,針對病蟲草害制定作業方案。
農業航空植保技術不斷進步。到2018年年底,渭南市臨渭區已實現RTK基站全覆蓋,域內地塊信息可以*到厘米級,確保了植保無人機*作業。2018年11月,禮泉縣農機管理站副站長孫向軍牽頭,采用“彌霧法”概念研制組裝出咸陽市*架植保無人機園林專用機,解決了無人機對果樹和其他高稈農作物飛防效果不佳的問題。經過國家有關部門評定后,該款無人機可進行推廣。
農民使用植保無人機的熱情高漲。“2018年以前,咸陽市擁有的植保無人機數量還是個位數,到2018年年底,數量就達到165架。”咸陽市農機中心副主任王彥明說。目前,渭南市擁有植保無人機172架,去年植保無人機飛防作業量約120萬畝次,占全市統防統治作業量的五分之一。渭南綠盛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組織的植保無人機操作培訓,參加人數2016年為30人,2017年為83人,2018年為174人。此外,寶雞、漢中等市的植保無人機擁有量也在穩步增長。
2018年,陜西省3部門聯合出臺了植保無人機購置補貼試點方案。咸陽市還拿出1000萬元,對植保無人機進行二次補貼。
省植物保護工作總站副站長蘇小記說:“隨著農業航空植保技術不斷進步,植保無人機飛防正在被我省越來越多的農民接受,成為植保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