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草長鶯飛。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黃河鎮灘區遷建項目現場一片繁忙的景象,一座座塔機高速運轉,一排排安置房陸續封頂,過萬人社區拔地而起,這個母親河岸邊的農業鄉鎮,迎來了百年不遇的發展機遇。黃河鎮黨委、政府牢牢把握灘區脫貧遷建重大機遇,統籌規劃、多方發力,全面打造黃河岸邊的幸福小鎮。
實施灘區遷建 給群眾一個穩穩的家
九曲黃河萬里沙。為了確保灘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幫助灘區群眾脫貧,黃河鎮堅決貫徹執行各級重大決策部署,實施黃河灘區遷建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3.2億元,涉及黃河鎮21個村、3300戶、12029人,安置社區建設地點位于黃河鎮駐地東部,規劃用地644.96畝,建筑面積52.5萬平方米,建設住宅4267套。該工程預計10月底完成主體建設,年底前可達到搬遷入住條件。在社區建設過程中,黃河鎮堅持配套先行,投資2200萬元建設高標準九年一貫制中小學1處,新建的實驗樓、教學樓、塑膠操場已順利投入使用;實施總長度10.1千米的中燃黃河天然氣支線工程,解決了群眾取暖、做飯等問題。下一步將繼續實施社區配套工程,中心幼兒園、北房幼兒園、污水處理廠、自來水廠等配套項目將與社區建設同步實施、同步完工。
兩區共建,解決群眾致富難題和后顧之憂。針對遷建后“土地誰來種、收入哪里來”的問題,黃河鎮提出了“兩區共建、產鎮融合”的發展思路,一手抓新型社區建設、一手抓農業園區建設。一是與正大集團、魯望集團等簽訂框架協議,利用遷建整合的3萬畝連片土地,規劃建設循環農業、生物質能源等產業園區。二是與金豐公社農業服務公司合作推行土地托管,群眾每畝地每年300元就能完成包含種子、肥料在內的從“種”到“收”的夏秋兩季農業生產,2018年實現托管2000余畝。三是鼓勵灘區各村成立合作社進行土地流轉。目前,全鎮已流轉土地5000余畝。下一步,在總結改進、統一規劃的基礎上,在灘區全面推行。
改善人居環境 給群眾一個宜居的家
對鄉鎮來說,駐地就是“城區”。為了提升駐地面貌,黃河鎮整合濟南市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鄉村連片治理”、灘區遷建社區配套、城鎮提升等項目資金2200萬元,硬化提升道路7300米,形成了鎮駐地“三縱三橫”的交通路網。為了改善鎮村面貌,完善人車分離、路燈亮化、污水管道等基礎設施,統一弱電入地,清理“空中蜘蛛網”,取締落地廣告,駐地道路兩側統一制作廣告牌匾,實現了路平、路寬、路亮。破舊立新,對駐地供銷社、糧所及王高村等重點區域進行及時拆除,新建了城市驛站、廣場、停車場等,城鎮功能日益完善。
在城鎮發展中,注重文化鑄魂。黃河鎮歷史悠久,依托黃河之水,使得該鎮人文厚重,民俗豐富,如何讓黃河文化融入到城鎮建設中成為鎮領導考慮的重點,因河而生,因河而建,因河而盛是一項長遠的打算。為此,鎮黨委政府決定從文化塑造做起,在城鎮提升過程中,在道路兩旁專門修建文化墻,并在墻上繪上黃河、麥田、漁船、荷花、黃河鯉魚、黃河西瓜等元素。一派阡陌交通、土地平曠、畇畇原隰的生態之美,再配上荷田魚肥的豐收喜悅,給群眾勾勒出一幅借助黃河推進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
倡樹文明鄉風 給群眾一個幸福的家
岳家村的曲玉桂老人生日之際,黃河鎮鎮村領導拿著書法家寫的“壽”字,親自送到了老人手中,并安排專業人員為老人拍攝了全家福。這是鎮黨委政府為了弘揚孝德文化,樹立文明鄉風實施的又一創新舉措,據悉,黃河鎮投入20余萬元,組織開展“孝行天下,大愛黃河,為80周歲以上老人祝壽送福”活動。紅紅的“壽”字、喜慶的“全家福”給老人們送去黨委政府的親切關懷,既弘揚了中華民族尊老孝老的傳統美德,又引導全鎮形成了尊老、孝老的良好社會風氣,取得了良好效果。
近年來,該鎮大力倡樹文明新風,72個村均成立紅白理事會,建立“一約四會”管理架構,引導各村把移風易俗相關內容寫入村規民約。在全區率先完成治理亂埋亂葬工作,共計清理帶碑墳2978座,無碑墳2851座,改造歷史形成公墓6處,新建公園式生態樹葬公墓1處。推動喪事簡辦試點工作,為10個村的群眾免費提供“可降解骨灰瓶、孝牌”等物品,今年,這一試點將在全鎮推廣,實現群眾辦喪事基本不花錢。深入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組織志愿宣講、“愛心之家”志愿服務、阻泳志愿服務20余次,評選出“好媳婦好婆婆”、“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和身邊好人事跡近123例,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8次。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讓文明之花在黃河這片沃土上生根發芽。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