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縣舊城鎮葵堌堆村毗鄰黃河大堤,共有420戶、1592人,原來是一個無經營性收入、無集體資產、無集體土地的“空殼村”。2014年底*識別貧困戶111戶、393人,是省定貧困村。而如今的葵堌堆村,村內各項事業蓬勃發展,村風村貌有較大改觀,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萬余元,一舉摘掉貧困帽子。2016年被評為“山東省鄉村旅游特色示范村”;2017年被評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點和“山東省森林村居”,并被列入全省十條精品旅游線路之一,走出了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振興“葵丘模式”。
建班子裝上新引擎
首先是選齊配強村班子,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2014年省委安排省人社廳徐鵬作為*書記到村幫扶,鎮上也通過認真考核,將該村常年在外做生意、享有較高威信的盧景生培養成村主任。由*書記、鎮包村干部和村“兩委”組建的班子迅速進入角色,積極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綜合考慮地域優勢、特色亮點等因素,提出“像經營企業一樣經營村子”的工作思路,打造以城市近郊生態休閑旅游為主的田園式生態鄉村。他們對長期閑置、雜草叢生的邊邊角角閑散土地進行整平利用,達到復耕條件后統*轉,不但有效利用了閑置土地,而且増加了村民收入和村集體收入。2017年,加上光伏發電的2萬元收益,村集體收入達到7.9萬元,全部用于村內公共事業建設。2015年利用各項補助資金,新建了300平方米的黨員活動中心,實現了有人干事、有錢辦事、有場所議事,村內大事小情,全部向群眾公開,提高了村級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在2017年底的新一屆村“兩委”換屆中,原村班子全部高票當選。
強基礎建成新面貌
要想富,先修路,在充分征求群眾意愿的前提下,制定了村莊道路修建規劃。2014年,爭取省市資金70多萬元,新修村內兩橫三縱主要道路9.5公里,并抓住全市農村“戶戶通"硬化工作的機遇,動員村民全參與,一舉實現進村柏油路,街巷全硬化"。3年來,全村整治河渠9000米,打井23眼,修橋56座,改造農電8100米,新建文化廣場900平方米、扶貧車間700平方米,新建幼兒園和養老幸福院各一座,實施危房改造18戶,旱改廁230戶,修建下水道1300米。目前,全村已實現了“晴天不起土,雨天不踩泥,晚上不摸黑,垃圾有人掃,四德有榜樣,學習有講堂,活動有廣場,安全有天網”的“三不五有”目標。村里的面貌改善了,村民的精氣神也振興起來了。
聚民心聚出新氣象
建設家鄉、發展產業光靠政府投入還遠遠不夠,葵堌堆村重視發揮在外經商人員的重要作用,以鄉情鄉愁為紐帶,*限度贏得在外經商人員對家鄉的真心支持和反哺。村里環境的巨大變化吸引了近20名在外經商人員自發返鄉創業,投入近700萬元承包土地845畝,通過帶著鄉親干,增強了村民的商品意識、經營意識、管理意識。在村級事務管理上,廣泛發揮民主,將權利交給村民。不論大事小事,只要和群眾相關的事情都及時公開,如計劃生育指標審批、建房審批、低保戶評定及退耕還林補助金、糧食直補資金的發放等,每完成一項都向群眾公開。如果有異議,馬上調查改正,群眾的心氣順了,共同求發展的積極性就更高了。村班子的積極作為,讓貧困群眾看到了脫貧的希望,有勞動能力的主動找村“兩委”要求到扶貧車間就業,此外,還通過發放愛心補貼,體現對貧困戶的關心照顧,目前村內貧困戶已全部實現脫貧。
興產業啟動新發展
美麗鄉村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有產業作為支撐,葵堌堆村不僅“面子美”,也有“里子實”。利用省級扶貧專項資金,在全村實施鄉村旅游工程建設,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鋪設游客步道,修建入村牌坊、會盟廣場、美化外墻立面、旅游廁所等,打造鄉村旅游示范點。目前該村已被列為省級鄉村旅游特色村和全省100個(*)鄉村旅游*扶貧村之一。并結合發展生態農業,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貧困戶)“的方式,流轉土地1100余畝,打造了6個旅游莊園,種植蘋果、桃等九大類15萬余株果樹,注冊了“葵丘"為商標的農產品品牌,建設多功能展廳450平米,溫室大棚10萬平方米,蔬菜大棚19個,成為鄄城縣規模*的果木采摘生產基地。同時葵堌堆村內企業山東葵丘實業有限公司與束懷瑞院士專家團隊簽定了創新合作協議,成立山東葵丘實業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計劃對葵丘實業有限公司主導的果品生產基地在提質增效、降低成本、農民致富、生態優化、骨干技術培訓等方面進行系統化研究,*終達到質量可控,安全有效的目的,從而實現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