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州昭覺縣四開鄉好谷村,建設中的涪昭現代農業產業園一片繁忙。6000平米的智能玻璃溫室大棚已經拔地而起,工人們正在抓緊安裝頂部玻璃。不遠處,連綿的標準化種植大棚整齊排列,一眼望不到邊。
這是綿陽涪城對口幫扶昭覺的重點項目之一,計劃在2020年之前分三期建成5000畝現代設施農業產業,并力爭創建*農業產業園區。“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涼山州面積*的農業產業園區,在智慧農業方面發揮示范作用。”項目建設方負責人趙繼飛介紹,智能玻璃溫室大棚可通過聯網控制系統實時監測各種內部環境數據,自動控制保溫、通風、供暖等設施,保證作物良好生長。
從去年6月進場至今,項目一期已基本完工,正在開展春季種植前期準備工作。“包括蔬菜預冷庫房、農技培訓中心、電商服務中心、雙創中心等,還有600多畝智能物聯網系統及智能水肥一體系統。”趙繼飛說,昭覺縣專門成立了臨時工作組,協調開展前期規劃、土地收儲及用地調整、項目立項、水電配套等工作,州上還專門配套產業扶持資金用于園區建設發展。
項目還在快速推進,當地群眾已經受益。在園區東側一角,3位村民正在忙著平整土地。見到有人過來,村民吉勒阿呷停下手中的活,微笑著打起招呼。吉勒阿呷是好谷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園區一開建就過來務工,每個月能掙2500多塊錢。“過去就種點水稻,冬天地就荒了,一年就掙2000多。現在除了打工,還把家里4畝地都流轉了收租金,日子比以前好多了。”吉勒阿呷笑著說。據了解,昭覺縣農投公司整合貧困戶產業扶持金打捆入股,項目產生效益后將每年按照純利潤的6%分紅給建卡貧困戶和貧困村集體,帶動當地487戶貧困戶持續增收。
為啥選擇在此建園?“我們七年前就來到昭覺干農業,因為這里的自然條件太優越了。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所產的蔬菜水果比安寧河谷提前1到2個月上市,還能種植夏季草莓。”趙繼飛透露,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高山蔬菜、水果2500萬斤,銷往成都、重慶、深圳等地區。“這些年我們趕上了脫貧攻堅的好時候,交通條件改善,政策支持也多,越干越有信心。”趙繼飛感嘆。
支持深貧縣農業園區,涼山還有更多“真金白銀”。目前,該州正在加緊制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考評激勵方案,由州財政每年統籌整合資金,對成功創建州省級園區的分類給予獎補。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