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種種原因,目前仍有不少革命老區沒有擺脫貧困、摘掉帽子。筆者以為:脫貧道路千萬條、開發“紅色”很重要。
一般來說,革命老區都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發揮自身優勢、開發紅色旅游資源、助力脫貧攻堅,應該說是革命老區的一條切合實際的脫貧致富道路。無論是在脫貧攻堅的沖刺階段,還是在未來鞏固脫貧成果、全面建設小康的征程中,各地都應該把它作為一項重要的舉措,提上日程,狠抓落實。
有人可能會問:開發紅色旅游資源,對于脫貧攻堅來說,到底有哪些積極的作用和效果呢?筆者認為,至少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好處。
首先,可以讓廣大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堅定脫貧攻堅的決心和信心,增強脫貧工作的內生動力。其次,可以激發各級干部踴躍投身到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切實增強做好結對幫扶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充分調動他們做好扶貧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第三,開發紅色資源、打響紅色品牌,可以爭取一些特殊政策、重點項目和扶持資金,加快區域經濟的發展,優化脫貧攻堅的環境;對外,還可以提高老區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吸引力、影響力,有利于招商引資和引才引智工作。第四,開發紅色旅游資源,不僅可以直接帶動群眾發展三產、增加就業、提高收入,而且可以促進文化、教育、體育、衛生等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促進交通、水利、環保等相關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夯實脫貧攻堅的基礎保障。
在這方面,安徽省金寨縣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金寨縣既是全國脫貧攻堅的重點縣,也是全國*的老區縣,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近幾年,該縣提煉了偉大的大別山精神,打響了“兩源兩地”品牌,推出了系列紅色文化研究成果,營造了良好的紅色文化發展氛圍,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紅色基因傳承活動,做大了富有特色的紅色旅游產業。他們的做法贏得了各級各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先后爭取到不少的項目和資金,同時,也吸引大量的客商前來投資興業以及各類人才落戶于此,為當地發展獻智出力。
放眼全國,類似于金寨這樣的事例很多。據報道,四川省蒼溪縣走出紅色旅游扶貧之路,陜西省延川縣農村空窯洞“生”出致富錢,江西省井岡山市紅色旅游助力脫貧,河南省新縣依靠紅色摘掉貧困帽子……許多革命老區、紅色景區都在積極探索、大膽嘗試“紅色”扶貧新路。
鑒于此,筆者呼吁:在今后的扶貧開發工作中,革命老區一定要不斷提高紅色站位,豐富紅色展覽,開發紅色資源、建設紅色山川……筆者相信,只要能夠堅持,老區的脫貧攻堅之路就會越走越寬、脫貧致富的成效就會越來越好。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