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接到綿陽市安州區樂興鎮一位獼猴桃種植戶王志強打電話求助:“我們家種植5畝獼猴桃,*近,獼猴桃的新生葉片上呈現褪綠小點,水漬狀,后發展成不規則形或多角形、褐色斑點,病斑周圍有較寬的黃色暈圈。在連續低溫陰雨的條件下,病斑擴展很快。我試了好多方法,消毒、灑農藥等,都沒有效果。請問如何解決?”
接到讀者詢問后,記者立馬聯系了正在綿陽市安州區做技術培訓的省農科院園藝所獼猴桃研究專家涂美艷。涂專家在認真查看葉片樣本和樹根情況之后,對記者說:“王志強家獼猴桃患了潰瘍病,是一種嚴重威脅獼猴桃生產的毀滅性細菌性病害。此病來勢兇猛,不僅減低產量,而且導致果皮變厚,果味變酸,果實變小,果形不一,品質下降,商品價值降低。”
“我省是種植獼猴桃大省。獼猴桃潰瘍病是近年來常見的病害。它是一種腐生性強又耐低溫的細菌,在樹枝上過冬,或者病樹葉枯黃了之后在土壤中過冬。第二年春季,細菌開始發作,腐爛樹根和樹葉,從衰弱的枝干、樹葉開始腐爛。如果遇到風雨,會加重重復感染,擴大病害面積。”涂美艷對記者解釋潰瘍病發病的規律。
陽春三月,正值獼猴桃潰瘍病發的季節。“潰瘍病發作其實是有步驟的。首先,應該是根部先表現出根系變色、根系衰弱。其次,地上表現出潰瘍病的癥狀。再次,樹體儲藏營養的后效在促進枝條生長,普遍認為根系還好,在上面怎么施藥都無濟于事,關鍵是根部問題沒有根除。”涂美艷表示,當農戶看到葉片染病的時候,其實細菌已經危害樹根了,所以光剪枝處理是沒有多大效果的。目前,由于我國獼猴桃抗性育種進程緩慢,做好綜合防控是減輕潰瘍病危害的*途徑。
得了病該如何處理
“潰瘍病聽起來很可怕,其實也是可以通過防治解決的。”涂美艷表示,針對以上問題,以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為主體,通過多單位多年協同研究,研制了以“避雨設施+全園噴霧+適期冬剪+樹干防護+地面覆蓋+分級處置”為核心的紅心獼猴桃潰瘍病綜合防控技術,有效控制了潰瘍病發生率,降低了植株死亡率和復發率,為農戶挽回了大量經濟損失。該技術的主要方法如下——
避雨設施
棚寬3米-6米,肩高2.8米-3.5米,頂高4.5米-5.5米,棚長50米-100米。立柱為50#鍍鋅鋼管、間距6米,在鋼管上順橫行和豎行安裝32#鍍鋅鋼管搭建橫梁和縱梁,縱梁上每隔50厘米安裝20#鍍鋅鋼管(加弧6.5)作為棚拱,其上覆蓋0.08毫米-0.11毫米厚調光薄膜并壓緊,棚四周可安裝100目防蟲網。
全園噴霧
采果后30天-50天全園噴灑1.5%噻霉酮懸浮劑500倍1次,萌芽期用55%二氯異氰尿酸鈉粉劑500倍噴灑芽眼和枝干,花前7天-10天全園噴灑0.3%四霉素水劑800倍1次,冬季修剪后用45%松脂酸鈉可濕性粉劑100倍進行全園清園。
適期冬剪
11月中旬對全園進行1次粗略修剪,主要剪除內膛大枝,并將結果母枝回縮至更新枝處。每剪完1株用46%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1500倍對修剪工具進行嚴格消毒,直徑≥1.0厘米的剪鋸口用傷口保護劑涂抹,立冬前再完成對更新枝的短截。
樹干防護
立冬前,用國光松爾膜或勃生肥(可適當加入防治蚧殼蟲、莖基腐病的相應殺蟲殺菌劑)進行主干刷白防護,刷干高度以1.2米-1.5米為宜。
地面覆蓋
秋施基肥后,行間人工播種白三葉草或毛葉苕子,直徑1米范圍內的樹盤覆蓋≥10厘米厚松針或秸稈,并灌施多功能復合菌劑1-2次。
分級處置
對于全株僅個別側蔓發病或主干上出現1-2個輕微發病點的輕癥植株,及時將發病側蔓剪至基部2-3個芽處,萌芽后,選留1-2個芽培養成結果母蔓(全年不摘心),主蔓或主干上輕微發病部位用刮刀刮除發病部位表皮層(刮除范圍超出發病點上下10厘米,顯現韌皮部即可),再用46%氫氧化銅水分散粒劑1500倍+極潤有機硅3000倍噴灑傷口。對于主干、主蔓均出現多處嚴重癥狀的重癥植株,在嫁接口以上20厘米處鋸除,抽梢后從嫁接口以上選留3-5個枝蔓直接上架,培養成樹冠骨架,嫁接口以下抽發的實生苗選留1個中庸枝,待其長至60厘米長時摘心,二次枝長至30厘米長時再次摘心,8月15日左右從基部剪除,促其剪口愈合。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