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鐵牛”遍地走增產又增收
“鐵?!北榈刈咴霎a又增收
農業網   時間:2019/3/27 14:38:00  來源:農機化導報  閱讀數:356

  眼下正是春耕時節,俗話說,“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然而,在作為農業大市的安徽亳州,曾經“耕牛遍地走”的盛況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滿天飛著噴灑農藥的“鐵鷹”、遍地賣力耕作的“鐵牛”。近年來,亳州市大力推進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工作,是全國*的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區全覆蓋的省轄市。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的實現,解放了農村生產力,助推了鄉村振興。一幅幅農民開著“鐵牛”奔小康的畫卷正徐徐打開在亳州大地的春天里。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小麥進入返青期,正是除蟲滅草的好時候。裝藥、注水、起飛、噴灑……日前,在亳州市譙城區趙橋鄉溜集村,亳州市焦魁農機專業合作社植保站的農機手正操縱著植保無人機對小麥噴灑農藥。

  目前,焦魁農機專業合作社共有農機手800多人,聯合收割機380臺,大型拖拉機260臺,配套機具800多臺,曾連續獲*、省級、市級示范專業合作社。“我們現在的農事服務覆蓋耕地、播種、植保、灌溉、收獲、運輸、秸稈處理等農業生產的全環節。”焦魁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焦魁說。

  為大力發展農機合作社,提高農業集約化水平,該市出臺《亳州市2016年地方農機疊加補貼意見》,對急需的農業機具,在國補資金的基礎上,市縣兩級財政按機具銷售價格再各補貼15%,引導農民購置先進適用大型機械,提升農機保有量。目前,亳州市保有大中型拖拉機3.4萬臺、聯合收割機3.6萬臺、秸稈粉碎還田機1.4萬臺、秸稈撿拾打捆機2525臺,大中型農機與小型農機比率達1:2.06,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2%,居安徽省首位,高出該省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全國26個百分點。主要農作物生產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其中,小麥、大豆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玉米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5.5%。

  這么多農機,農閑的時候,放在哪里?從2017年開始,亳州市實施機庫棚項目建設,該市縣財政出資4000萬元,帶動社會投資2000多萬元,全市建成標準化機庫棚300個,解決農機“住房難”問題。“不僅方便了機械存放,還方便了檢修保養,減輕機械的損傷老化程度。”焦魁說。

  在農業農村部公布全國第三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市、區)名單中,亳州市的譙城區、利辛縣入選,加上已經入選的蒙城縣、渦陽縣,該市成為安徽省*的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區全覆蓋的省轄市。

  近年來,由于農村大量青壯年勞力外出務工,“誰來種地”“誰能種好地”成為現實問題制約著農業發展。

  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為這一問題提供了答案。

  從2017年開始,亳州市在全市范圍內全面實施農機作業托管服務,從根本上解決廣大群眾“耕、種、收”的難題。譙城區趙橋鄉農民李紅旗就嘗到了土地托管的甜頭。“以前午收期間,需要打電話把家里的勞動力從外地叫回來,既耽誤時間又浪費來回的路費?,F在,一張協議書就能把家里10多畝小麥的耕、種、收難題解決了。”李紅旗說。

  土地托管以后,還降低了農民種地成本。據統計,按每季每畝農民節本增效20元計算,亳州市僅小麥一項就可直接為農民增收1.28億元;同時,農忙時節,亳州市每年有近40萬人次農民工返鄉,按往返交通費400元/人測算,可節約費用1.6億元。

  土地托管還提高了午收作業效率,實現連片作業、整村推進。以2018年午收為例,僅用3天全市主要農作物收割率就完成了90%以上。“農機大面積連片作業,收得快,種得快,不僅農民得利,農機合作社也在競爭中搶占了市場先機。”亳州市農機局副局長孫強說。

  在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的有力支撐下,亳州市農業生產多年領跑全省,在安徽省率先創建小麥畝產千斤市。2018年,亳州市一產增加值210.4億元,增長3.8%,高于安徽省平均0.6個百分點;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56元,同比增長10.1%,比安徽省平均水平高0.4個百分點。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促進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為實現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同時,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還促進了美麗鄉村建設。通過農機庫棚建設,解決了農機亂停亂放問題,美化了鄉村;通過開展農機作業托管,秸稈禁燒也有了新突破,實現了“零火點”目標,同時也易于實現秸稈“五化”利用推廣,秸稈綜合利用率逐年提高,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

  孫強表示,亳州市將繼續推廣農機購機補貼,提高農機保有量,同時依托農機專業合作社,建立30個大型農事綜合服務中心,進一步提高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率。“農機裝備數量、結構的進一步增加、優化,*終都會轉化為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現代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的強大力量,讓農民奔小康之路越來越寬闊。”孫強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inwenwen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