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九臺區地處長春和吉林兩市之間,轄區面積3375平方公里,總人口80萬,有農村人口58萬、13.2萬農戶。幾年來,九臺區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廁所革命”的重要指示,針對東北地區高寒特點,立足農村實際和百姓需求,按照“政府引導、試點先行、因地制宜、整體推進”的思路,全力抓好農村改廁工作。2016年改廁2000戶,每戶補助6000元,其中省級補助4000元,長春市補助2000元;2017年改廁10000戶,每戶補助6000元,其中省級補助4000元,長春市補助2000元;2018年改廁17160戶,每戶補助4000元,其中省級補助3000元,九臺區補助1000元。3年時間,累計改廁29160戶,總投入14064萬元。具體做法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改廁責任
推進農村廁所改造,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九臺區委、區政府牢固樹立“小廁所、大民生”的理念,堅持把改廁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作為一種責任和擔當,舉全區之力予以推動。區政府成立了以區長任組長,相關部門領導為成員的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領導小組,負責對全區改廁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各鄉鎮、街道將任務分解到村社和農戶,形成區級領導統籌抓、鄉村干部具體抓、相關部門協調抓的工作機制,保證農村改廁工作順利推進。
二、先行示范引領,廣泛宣傳發動
九臺區屬東北寒冷地區,冬季冰凍期較長,凍土層深度達到1.5米以下。針對北方冬季低溫易凍的氣候特征,把防凍省水作為本地改廁工作的主攻方向。通過多方征求意見,決定廁具地下部分采用罐裝三格式化糞池,便器采用新型節水陶瓷材料,單次沖水量僅為2.5升,可以達到省水防凍的目的。為了探求改廁實效,先期在紀家街道選取一個村16戶進行改廁試驗,采取超越凍層、深埋罐體的辦法,解決了怕氣候影響的后顧之憂,為農村改廁全面推廣樹立了信心,奠定了基礎。為了打消改廁過程中出現的“傳統習慣不想改、刨墻破土不愿改、擔心效果不敢改”等群眾思想顧慮,我們通過廣播電視、印發資料和實地觀摩等多種宣傳形式,幫助群眾講明改廁的經濟效益、健康效益和環保效益,使群眾變“要我改”為“我要改”,提升農民的內生動力,使農民支持并主動參與農村廁所改造。
三、嚴格改廁標準,保證工程質量
為保障此項工作的陽光運行,九臺區按照“統一設計、統一招標、統一施工、統一驗收”的原則實施改造,不具備施工資質的罐體生產企業可與市政工程二級以上資質施工企業組成聯合體,明確改造目標和時限,企業與農戶簽訂改廁協議,確定了“不滲漏、不結凍、不反味、不污染”的改廁標準。為確保改廁工程質量,九臺區制定了農村改廁監督管理辦法,通過招投標委托專業監理公司負責工程質量監管,主管部門派專人進行現場督察,嚴格施工質量標準和驗收考核程序,保證改廁工作保質保量順利完成。
四、突出利用轉化,建立長效機制
按照“單戶分散不直排、集中處理做肥料”的模式,為每個改廁農戶配備一臺吸污泵,糞污滿灌后由農戶自行抽取漚肥還田。九臺區通過市場化運作引進有機肥生產企業,就近對每個村產生的廁所糞污和畜禽排泄物定期收集轉運,集中實現糞污無害化處理,通過轉化農家肥發展綠色農業。同時,積極探索建、用、管、護等市場化運作的有效途徑,建立社會化管理維護機制,確保改造的廁所長期正常使用。
五、注重強化結合,提升改造實效
首先,堅持與農村生態環境整治相結合。將“廁所革命”納入《九臺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堅持頂層設計、統籌謀劃,科學實施廁所改造,計劃到2020年改造完成8.2萬戶農村衛生廁所,推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美麗鄉村建設融合發展;其次,堅持與全面脫貧攻堅相結合。把改廁工作納入到脫貧攻堅行動中來,對農村貧困戶的危房改造和新建住房,全部配套建設衛生廁所,讓“廁所革命”的實踐成果惠及每一個貧困百姓;第三,堅持與年度績效考核相結合。我們將改廁工作納入鄉鎮、街道年終績效考核,制定改廁與鄉村環境綜合整治一體化獎懲制度,實行網格化管理,構建村級直管、鄉級統管、區級監管的管理網絡,并調動社會各界力量,形成農村改廁工作的強大合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