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擴大農村產品網絡銷售,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以實施電商振興鄉村提升工程為抓手,推動農村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眼下,正值黃山毛峰初上市。在徽州區西溪南鎮坑上村電商中心,村民們正在包裝新鮮的茶葉,然后借助網絡銷往外地。村民江正國說,自從村里有了電商后,他家的產品銷售不愁了,還可以到電商中心務工,徹底甩掉貧困帽。“以前我們的筍干、豆角這些農產品很難賣的,即使到外面去賣,也賣不了幾個錢。去年通過電商賺了3500元,今年我們的茶葉在這里賣,收入肯定是不會低的。”江正國高興地說,如今農產品銷路寬了也更方便了,老百姓都挺滿意的。
坑上村電商中心成立于2016年,經過3年的發展,先后在淘寶店開設了企業店鋪、在有贊商城開設了微店,還推出了“徽州坑上”公眾號,帶動了當地農副產品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有力地促進了村民增收。據了解,目前坑上村電商中心銷售的農產品達15個品種,到去年年底銷售總額達到40多萬元,其中當年銷售達到13萬元,涉及農戶46戶。坑上村電商中心在為當地農副產品打開銷路的同時,還聚焦優勢農產品的網銷,助力農村產業轉型升級發展。“今年我們村的電商工作重點是把坑上村的油茶產品推出去。”坑上村黨總支*書記劉偉介紹說,“近年來,我們村成功打造了3000畝的生態油茶園,今年也正在實施油茶深加工的項目,通過電商中心,解決了我們銷售問題,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油茶產業鏈,延伸了價值鏈,從而為我們村發展和村民增收致富帶來了強有力的后勁。”
將農村電商辦在農家樂,借助旅游消費帶動農副產品銷售,這是徽州區呈坎鎮汪村村的創新做法。今年初,該村將原來設在村部的電商中心搬遷到了村民謝國英創辦的農家樂里面,通過網絡窗口,向旅游市場展示農家樂的美景、美食和當地鄉村旅游特色,期望走出一條融合互贏的路子。“這段時間前來觀賞汪村桃花的人比往年明顯增多了,我的生意也好多了,村民放在我這里的筍干、山芋干、紅豆等自家產品以及竹制工藝品也賣出了不少。”謝國英說,現在她是忙而充實,心情很好。
去年,徽州區完成電子商務進農村全覆蓋建設,建成區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區電商物流配送中心和48個鄉村電商服務站點,并培育新增電商企業64家,全年共實現網絡交易額7.75億元,其中實物類3.76億元。成功創建省電商進農村先進縣,潛口鎮等2個鎮和富溪村等3個村分別獲省級電商進農村示范鎮(村)稱號。今年,該區農村電商發展按照“多領域、廣覆蓋”的思路,加大政策支持,強化企業站點的雙發力,積極打造“徽州優品”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提升農產品多樣化、規模化供給水平;強化電商平臺物流的互聯互通,打通供應鏈條,拓展銷售途徑,讓農村電商釋放更多紅利、激活致富潛能。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